重磅!佛山医改全面启动,拟破除以药养医,降低医疗服务价格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有了她们,便能撑起医疗卫生事业的半边天。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前夕,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一群比较特殊的白衣天使,她们的工作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医院内,常常带着医药箱走街串巷,在居民楼里“爬上爬下”,只为了守护辖区老人们的健康。
她们不是老人的亲人更胜似亲人,她们是老人家庭病床前的守护者。
◎白衣天使随叫随到
“您觉得哪里不舒服?”“呼吸现在还顺畅吗?”“膝盖还疼不疼?”在接到老人来电后,向阳医院家床科副主任护师梁江云简单询问了几个问题,立马与同事黄厉带着医药箱,奔赴老人家中。
5分钟后,她们出现在福兴街一栋居民楼内,4楼某单位住户早已开着大门迎接她们。
“阿伯,仲认唔认得我啊?”在梁江云的询问下,头发花白的老人点点头,嘴里发出哼哼的声音,仿佛已给出了肯定答案。“我现在先帮你量一下血压。”说罢,梁江云熟练地从医药箱隔层中取出电子血压计,帮老人量血压。而黄厉则为躺在另一侧的陈姨进行基础护理,并教她用缩唇呼吸法来呼吸,缓解呼吸困难。
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循环出现,向阳医院家床科白衣天使们每天走街串巷,为病人送医送药。如今禅城区登记在册的家庭病床患者多为老人,他们每周都可以看到一次家床科的白衣天使。而对于一些出现不舒服症状的家床病人,只要打一个电话,白衣天使们便会立马出诊,来到病人家中为病人进行医治。医生护士除了为老人进行病情诊断,送医送药,还会给老人们进行康复理疗,譬如教气促病人一些减轻症状的呼吸方法等。
老人黄伯与妻子陈姨住在福兴街某居民楼里,黄伯有老人痴呆症,其妻子有脑梗塞后遗症,并时常气促。两位老人平时由护工照看,儿女均住在附近,但每当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他们第一时间让护工致电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女,而是求助于向阳医院家床科的护士。
在记者跟随梁江云、黄厉探访黄伯的时候,黄伯的老伴多次笑着说,“老黄见到护士们来看他就很开心,好像看到老朋友一样。”
◎家床科年出诊量达4万人次
截至2016年年底,佛山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约71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6.88%。按照近年来平均每年3.5%的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佛山市户籍老年人将达到80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老龄社会的佛山,对于老年人的医疗养老康复服务需求非常庞大,这也让家床科白衣天使们的工作强度日益增加。
向阳医院家床科设在一栋居民楼楼下,门前摆放着13台“土豪金”摩托车和两台电动车。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的天气,家床科的白衣天使们只要接到任务,便会迅速骑上摩托车,走街串巷来到患者病床前。
据介绍,如今仅是向阳医院的家庭病床床位已近700个,2016年该医院家床科的白衣天使们的出诊量达到4万人次。“近几年,家床科每年的出诊量都比上一年增长10%以上。”梁江云说。
记者了解到,向阳医院家床科有26名医护人员,除了6名医生,其余20名都是女护士。即便工作量在不停增加,这些白衣天使们并没有任何怨言,“不论男女,向阳医院每一位家床科的医生护士每天都在辛勤工作着,希望能为病人减轻一点痛苦。”黄厉说。
【记者】李晓莉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