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渔民不小心捕了一头大鲸鱼!鲸已死亡,渔政部门介入调查
2月24日,9条虎鲸集体在珠海亮相。尽管这次只对媒体开放,但已是虎鲸来到中国3年多来首次公开露面。中国首个“虎鲸繁育基地”同日,在珠海横琴长隆海洋王国启用。
据南都记者了解,日后在基地将加建一个先进的自然生态海洋科学馆,模拟阳光、沙滩、海浪的生态环境,它将用于虎鲸的公开展示、繁育和科研。据透露,海洋科学馆的具体开放时间,会在适当的时候另行发布。
分别放养在
两个不同的场馆中
虎鲸繁育基地酷似一个大型的室内游泳馆,9条虎鲸在“泳池”中活泼畅游。有些和繁育员互动,察觉到有人靠近水池,它们好奇地浮出水面张望。虎鲸生活的社群为长期稳固的母系群体,9条虎鲸有两个社会群体,分别被放养在两个不同的场馆中。
虎鲸属于海豚科鲸目,在鲸鱼家族中属于体形庞大的一群,纺锤形的身体光滑浑圆,“肤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腹面大部分为白色,圆头圆脑上有一双灵动的小眼睛。
在基地里的9条虎鲸包括5条雄性和4条雌性,年龄在5到13岁之间。目前最小的一条体重为1.2吨、体长4米多,最大的一条体重4吨、体长6.5米多。
水池模拟温带水域状态
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控制
要伺候这些体积庞大、且生活要求高的“杀人鲸”,繁育基地的配置也绝不能马虎。据介绍,基地的场馆由世界上最顶尖的国际公司负责设计和建造,设备和施工看齐国际标准。基地内设有适合虎鲸生长的维生系统,包括蛋白罐、砂缸、曝气池、加热系统、制冷系统等。因虎鲸长年生活在温带水域,场馆内水池要模拟出温带水域的状态。
包括水温常年保持在13~14摄氏度;基地使用臭氧系统保持池水清洁,水质化验团队根据水质和空气国际标准,每天都对水温、盐度、pH值、浊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达到适宜虎鲸生活的最佳标准;每个月还会定期对环境细菌总数和真菌数进行检测。过滤器由工程设备部定期检查,每3个月更换一次。兽医团队也会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控制。
胃口好的一天最多
吃70多公斤进口鱼
因虎鲸是海洋杀手、善于猎食,又有“杀人鲸”的别称,在海洋世界里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也爱袭击其他鲸鱼。但在虎鲸繁育基地里,养护团队根据9条虎鲸的年龄和生长状况,提供合适的食物。
据介绍,虎鲸的食物包括多春鱼、秋刀鱼、三文鱼、鲐鲅鱼等10种鱼类,且全部进口自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作为鲸鱼中最能吃的肉食动物,虎鲸平均每天采食50公斤食物,其中最少的量为35公斤,胃口最好的虎鲸一天可以吃74公斤。
跟人类一样,吃得好自然长得快。据介绍,来到基地后,虎鲸NUKKA体长增长了1.3米,TYSON体重增加了1620公斤。资料显示,虎鲸是整个海豚科中个头最大的,成年雄性虎鲸身长最大记录是9.75米,体重9524千克。
三个月采一次血
每周测量两次身体
在虎鲸的护理方面,基地设有专业的动物医院(兽医院),配备30名养护人员的团队,包括国际动物保育专家和基地的员工,每天24小时专职对9条虎鲸进行专业的护理。
养护团队给每条虎鲸都制定了各项例行体检,对它们的健康情况进行密切监测:每三个月采血一次;每个月做两次呼吸孔采样;每周做两次超声波检查和测量两次体温;每周测量身体(体长、体重、胸围等)两次。
此外,基地还邀请了外国兽医专家和动物专家定期来访,协助开展各项医疗保健监测和治疗工作。从事动物行为研究和保育长达17年的法国虎鲸专家朱利安现场对媒体表示:“这里的虎鲸都非常健康,精神状况很好。”
◎背景
9条虎鲸分三批引进
获得国家农业部批文
虎鲸虽不是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但不时遭受人为捕杀,其生存状况备受动物保护人士关注。南都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中国首个虎鲸繁育基地的9条虎鲸,是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从2013年起分三年引进。
2015年12月的国家农业部公开信息答复申请中显示,长隆2013年引进2头、2014年引进5头、2015年引进2头,并获得国家农业部批文。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孟宪林也向记者证实,长隆引进虎鲸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手续,符合国家动物保护法规和国际公约规定要求。
【出品】南方都市报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赵安然
【摄影】南都记者李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