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丛中品“老八盘”:接地气的菜肴,谁不喜欢呢?

南方+

“二月桃花开,三月桃花红。”这是粤北连平县特有的桃花季。

每年此季,游人如织。即使我这个本土人,也从未错过,混于其中,俨然导游,领着爱花者,领着“吃货”,进行逍遥游。

出了县城,一路向北,沿着105国道,或大广高速,行至20多公里后,便到了入粤第一镇——上坪镇。此镇方圆万亩,纵横数里,都是桃花世界。一棵棵,一枝枝,一朵朵,层层叠叠,红红艳艳的,如风中火炬,又似东方朝霞。

桃花,就这样纷繁丰赡地展现着春的表情。而比这表情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在桃花丛中品“老八盘”。

那天,和几个深圳过来的朋友,正徜徉于花海,突然闻到有别于花香的香味。那香,浓郁而醇厚,似农家春节的饭菜香。不知怎么的,肚子马上就咕咕叫了,感觉好饿好饿。大家不停地问,什么香?什么香?好想吃哟。有个朋友拍手作恍然大悟状,说,这香味好熟悉啊,对,我小时候吃过,叫什么来着?我一时说不上来。

闻香寻去。寻至桃林外,却见一座客家围屋,宏大而古朴,于错落的楼宇中鹤立鸡群。围屋前宽阔的晒谷场上,千人涌动。原来,是游客在品“客家老八盘”。

“客家老八盘”,就是最具客家特色的八道美味佳肴。旧时,婚嫁、过生日、庆满月等喜宴,都是在宗族祠堂里操办的。八仙桌上,八道菜肴。同是客家地区,但不同县域,八道菜略有区别。在连平县,端上来的第一道菜,叫“科春”,即油炸鸡蛋,客家人说“春”,跟“顺”谐音,寓意顺顺利利。第二道菜,是鸡杂薯丝粉,吃起来顺溜爽滑,也是顺顺利利之意。客家人讲究“顺”。其实,谁不讲究顺呢?人民顺,天下皆顺。之后接连端上来的,是酿豆腐、红焖肉、白切鸡、油炸鱼、科丸(即油炸肉丸)、豆腐丝。这八道菜,不仅色香味俱全,且大众化、平民化。用当下的话说,就是最接地气的菜肴。谁不喜欢呢?

所以,沿袭至今,甚至将来。好的东西,总是能被传承的。“客家老八盘”这种饮食文化,在传承中延伸、扩展、改进。比如宴席种类,操办地点,菜肴样式等。此次,是桃花节,数千游客,数百桌,围屋的祠堂里自是装不下的,只好摆在宽阔的晒谷场上。在灼灼桃花掩映下,那是何等美好欢闹的场面!“阿哥阿妹来来来,桃花看唔尽(赏不尽),酒菜吃唔没(吃不完)……”客家山歌悠长嘹亮,和酒菜浓香一起,溢满围屋,溢满桃园,飘荡在连平上空。

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在这里尽情显现。远方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酒,是客家娘酒;食,是“客家老八盘”。土色土香,原汁原味。

我带着朋友围坐一桌。我的这些朋友,都是客家人。似曾相识的菜肴,引起他们多少的童年回忆!他们大快朵颐,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打着响嗝,啧啧赞道: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此番美事,何处寻去?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钟小巧


编辑 李明秀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