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开幕,今年将创新参政议政方式
28日下午,高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顺利闭幕,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高明区区长梁耀斌等参加了闭幕大会。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70件,重点关注经济科技旅游发展。
28日上午,全体政协委员列席了高明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听取了高明区区长梁耀斌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分组讨论。28日下午,会议增补了1名区政协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及2名常务委员。
会议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并一致认为,2016年高明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高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新一届政协委员展现出了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开始了全新的履职征程。截止2月28日下午5时,大会共收到政协委员提案70份。其中,文教体卫方面的8件,经济科技旅游方面的20件,交通运输方面的11件,其余涉及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管理、市场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保障等。
“新一届政协委员的履职面貌和履职水平都给外界留下了全新印象,大家对政协委员表现出来的水平和能力很赞赏,这是很好的开始,要把这种好作风和和好势头传承下去。”高明区政协主席黄棋泰表示,经过多年积累,高明现在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发展阶段,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势头,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舞台越来越大。
黄棋泰说,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敢于担当、履职有为、德才兼备的委员。会后,高明区政协机关还会把收到的提案进行集中研究,有待深化改善的提案要发回给各位委员继续深化,使其提案更具操作性。
聚焦
政协委员都关注什么?
28日,全体政协委员列席了高明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听取了高明区区长梁耀斌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进行了分组讨论。政协委员们对高明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一起来看看。
成立世界高明联谊总会,凝聚海内外乡亲建设高明
高明区政协委员严志峰表示,高明是广东省著名侨乡,祖籍高明的华侨和港澳同胞达10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越南、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地,建议成立世界高明联谊总会并举办世界高明恳亲大会,增进海内外高明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高明旅居海外及港澳乡亲虽移居世界各地,惟民间亲情不变,乡亲抱互相扶持、和衷共济精神,目前海外及港澳高明社团组织共有7个,这些组织既联络乡情、交流资讯,又加强了高明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严志峰说。
他建议高明区成立筹委会,在高明荷城设立世界高明联谊总会的会址,并设立世界高明联谊总会基金,争取海内外高明社团组织支持。希望通过一年多时间筹备,争取2018年下半年正式成立世界高明联谊总会并举行第一届世界高明恳亲大会,促进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友好联系和事业合作,促进高明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要做好“水文章”
高明区政协委员邓文凤的建议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做好全域旅游“水文章”。针对高明区内江河的特点,她建议给予不同的定位。如充分利用秀丽河的水资源,积极引进水上运动体育赛事,如传统龙舟赛、国际划艇类比赛等,将该河道打造为水上运动中心,培育“水上运动”体育品牌。
对于沧江河,她建议加大“再造沧江”力度,利用其从西到东、贯穿整个高明的有利地理位置,从水道上串连起逆流而上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河运长廊”文化品牌;对于西坑水库、深埗水水库等水系,她建议加快水库内的旅游项目建设,与周边景区串珠成链,带动高明区“生态·休闲·养生”的旅游品牌创建。
发展民宿要注意保护古村落
高明区政协委员黎朝军就加快发展高明民宿旅游新业态提出了建议。他说,高端民宿旅游是高明区全域旅游的最有效的突破口。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一窝蜂”地推进和同质化发展,要选择一批试点分步实施。对未具备开发条件的古村落、古建筑群进行控制性规划和保育工作,避免乱建、抢建来破坏完美的乡村风貌和古村落特色。
同时,要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引导民宿和乡村旅游规范和健康发展。发挥高明在珠三角地区的生态优势,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发展民宿旅游,又要做好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确保高明民宿旅游就是体验高明的优美自然环境。
此外,还要注重做好龙舟文化、醒狮文化、武术文化、角仔文化、行神风俗、丰收风俗等传统风俗的传承和发扬,吸引广大游客到高明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享受自然,让他们在高明能够“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创新养老模式推进“医养结合”
近年来,高明区人口老龄化加快,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问题的增多。目前高明区的养老机构仅提供简单的、普通的生活照料服务,不能提供医护服务,难以满足现阶段和未来老年人养老需求。
高明区政协委员唐明轩建议,高明区出台扶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一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配备医务室和医护人员,支持有条件的自办医疗服务机构,让入住老人享受专业、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二是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房,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康复业务,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鼓励部分镇街、社区级医院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
三是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支持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或建立医养结合型服务机构,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集中护理、稳定期居家照料的一体化医养结合服务。
解决中心城区学位紧缺问题
近年来,高明区小学学位紧缺问题较为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群众热议的焦点话题。造成小学学位紧缺问题原因包括中心城区小学建设投入不足、招生政策调整影响、民办教育起步较迟等。
高明区政协委员谢蕊霞表示,高明区公办教育长期以来占比较高,建议政府重视民办学校发展,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大招商力度,撬动社会资本,简化审批流程,力争再规划新建1至2所优质品牌民办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形成对公办学校的补充。
同时,建议在确保西江新城小学项目如期推进的基础上,提前规划在西江新城和沧江工业园内,规划各新建1所小学,以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可行的解决途径是推进现有公办小学扩容增量,她建议分步对中心城区可供扩改建条件的学校进行改造,逐步增加学位供应。
【撰文】关雪仪 叶能军
【通讯员】冯永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