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汶川地震后失联的爸妈,你们在哪里?我已经长大了

南方名记:张由琼
+ 订阅

2月24日,春寒料峭。东莞市塘厦镇莲湖中心市场口,9岁的小女孩毛毛放学后来到这里,像往日一样摆摊卖菜。她身旁一块红色的牌子格外引人关注:“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回想2008年我病重时,深夜你们偷偷将我丢放在一位老人的家门口,现在我病好了,盼接我回家。”

毛毛的父母名字不详,大家叫他俩“阿牛”“阿娟”。2008年5月4日凌晨,两人回汶川老家看望老人,将刚出生不久且体弱多病的毛毛放在黄奶奶家门口。汶川地震前两天,毛毛的父母还打电话来询问孩子的情况,此后音信全无。黄奶奶因手机被人抢走也失去他们的联系方式。

从此,黄奶奶与毛毛相依为命,老人家相信孩子的父母有朝一日会来接孩子。这一等,便是9年。

年过70的黄孟益老人家和毛毛杨秀霞相依为命,老人家一直在等待孩子的父母有朝一日会来接孩子。这一等,就是9年。

黄孟益老人家和毛毛生活在东莞塘夏莲湖社区的一处简陋出租屋里,房间十平米不到,昏暗潮湿,月租250元。

黄孟益老人家在出租屋附近的空地上,种了各式瓜果蔬菜。下午三点老人家来采摘已经成熟的木果。

老人家捡拾起刚用竹竿捅落的木瓜。

接着又到另一块小菜地采摘番薯叶,空地很小而且很分散。

四点半左右,毛毛乘校车放学回来,老人家在门口等候。

没有休息,毛毛就熟练地整理一辆小推车,奶奶已经把今天要卖的蔬菜瓜果放进篮子里。好心人给她送了一双新鞋,但正在长身体的她,校裤已经不合身。

一方面当街卖菜会被城管赶,另一方面老人家考虑到自己年纪已大,想帮毛毛找寻父母。于是毛毛放学后都带着一块寻找父母启事的牌子去卖菜。

一个木瓜一块钱,一把番薯叶也是一块钱,摆好摊位后,毛毛拿出功课在凳子上做。

一位小姐姐用自己的零花钱向毛毛买了一个木瓜,毛毛熟练地用胶袋装好递给小姐姐。

天气突然降温,十分寒冷,黄孟益从出租屋后木板堆下的缸里拿出一些自己和毛毛的厚衣物,房子太小,没地方放,不值钱,放在外面也不会有人会偷。

林伟强是一名残疾人,如今是塘夏莲湖社区的辅警,他的妈妈从前与黄孟益一起在街边卖菜,这天他给老人家送来两百块钱,老人家坚决不肯收。

如果有好心人送来钱或物,老人家都会把他们的名字电话记在一本旧日历上,老人家说等毛毛长大了,要让她记住谁曾经帮助过她,要懂得感恩。

傍晚,奶奶来帮毛毛收拾回家。碰到了孔女士,毛毛亲昵地叫“妈妈”。在毛毛没钱缴学费的时候,一次卖菜中,孔女士买下了所有菜,还找上门送了两千元,而她并不富裕,以给人缝衣服为生。

回到家里,有好心人来看望,拿着一只哈士奇公仔,毛毛十分喜欢。

天黑了,黄孟益老人家生火做饭,为了省钱,她们只是在户外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灶台,每次做饭都会燃起浓烟,邻居有时也会投诉熏黑了他们家的墙壁。

设在屋外的厨房十分简陋,一旦刮风下雨,就得停歇。老人家说雨总会有下完得时候,下雨的时候就等到雨停再做饭。

晚饭两个菜,一个番薯叶,一个萝卜干,为了省钱,她们很少吃肉。毛毛懂事地给奶奶夹菜。

吃过晚饭,黄孟益老人家教毛毛唱自己自编自写的歌曲,其中有一首叫做《找爸爸妈妈》。她想着如果自己有天去世了,毛毛没菜卖了,可以去唱歌讨钱。

黄孟益老人家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她理智地分析过,毛毛的爸爸妈妈应该没有抛弃毛毛,很可能是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了。但另一方面她又十分希望毛毛是被抛弃的,这样至少毛毛未来还有见到她父母的希望。

【文字】金祖臻 汤凯锋

【摄影】张由琼 罗斌豪 发自东莞

【校对】罗健鹏

编辑 许晓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