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原创安全文化展示之一《安全生产微课堂》连载(48)来袭!

大亚湾发布
2017-02-23 20:50
+ 订阅

大亚湾原创安全文化展示之一《安全生产微课堂》连载(48)来袭!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134、135课。安全知识学起来!

134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1)按生产性粉尘的作用部位和病理性质,可将危害归纳为尘肺、局部作用、全身中毒、变态反应和其他这五部分。

① 尘肺

尘肺是指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按其病因不同又分为矽肺、硅酸盐肺、炭黑尘肺、混合型尘肺、其他尘肺等五类。其中,以矽肺、石棉肺、煤矽肺较常见,危害性则以矽肺最为严重。

② 局部作用

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黏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黏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黏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③ 全身中毒作用

吸入含有铅、锰、砷等毒物的粉尘,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④变态反应

某些粉尘,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尘可能是变应原,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炎症和间质性肺炎等。

⑤ 其他

某些粉尘具有致癌作用,如接触放射性粉尘可致肺癌,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瘤。沥青粉尘附着于皮肤,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

(2)粉尘的防护对策应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及方式、职业健康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治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 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

② 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的措施,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

③ 通风排尘: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是把洁净新鲜的空气不断地送入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

④ 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⑤ 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戴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正确穿戴工作服、头盔、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⑥ 卫生保健措施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23号令)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知识延伸

生产性粉尘的主要理化性质:

(1)化学组成。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如石英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1.5mg/m3。煤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上下,因此对人体的危害相应小一些,国家卫生标准为6mg/m3。

(2)粉尘浓度粉尘浓度一般可分为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3)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用来表示粉尘粒子大小组成的百分构成,空气中粉尘由较小的微粒组成时,称为分散度高;反之,则分散度低。粉尘粒子大小一般用直径微米表示。粉尘被吸入机体的机会及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与分散度有直接关系。分散度越高的粉尘,沉降速度较慢,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就越多,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4)溶解度。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由粉尘的化学性质决定其危害性程度。如某些毒物粉尘,随其溶解度的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性也增加。一些矿物粉尘如石英,虽然在体内溶解度较小,但对人体危害性却较严重。有些粉尘如面粉、糖等,在体内容易溶解、吸收、排出,对人体的危害反而小。

135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及毒物的剂量、浓度、作用时间有关,还与机体的健康状况、中毒环境、劳动强度有关。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皮肤吸收、消化系统。大部分毒物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呼吸系统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生产性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也是引发中毒的重要途径,不同部位的皮肤的通透性虽然不同,但任何部位均可通过,甚至指甲也可被有机磷通过,如果皮肤有伤口,毒物可直接侵入人体血液;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其原因主要是误服、进食或吸烟时经沾染毒物的手不慎带入。

预防职业中毒同样必须遵循三级预防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

(3)根据毒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4)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职工数量和工作性质,建立合理的卫生设施,设置盥洗设备。教育职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5)对从事有毒作业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保证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在国家允许范围内。

(6)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知识延伸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燃料使用的苯等;

(2)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6)夹杂物,如硫酸中混杂的砷等。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