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领!种植荷花最高可奖励2万元!高明荷城要打造“荷花之城”

南方+ 记者 2017-02-21 21:55

 “荷城,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一座‘荷花之城’,让我们一起动起手来,通过种植荷花美化我们的荷城!”2月21日上午,高明区荷城街道召开荷花种植现场会,荷城街道党工委向荷城居民发出共建“荷花之城”的号召。

高明区荷城街道召开荷花种植现场会

◎擦亮“荷花之城”城市形象

此次现场会召开地点选择在荷城街道的伦埇村,不但因为伦埇村具有一片全区所有自然村中最大的荷花池塘,而且伦埇村的荷花种植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据伦埇村委会书记黄永安介绍,在伦埇村口有一片大池塘,面积约为165亩,自2011年开始,伦埇村委会为美化村中环境,经村民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村口这片大池塘不再发包给村民作鱼塘使用,转而由村中自行种植莲藕。但由于村居本身种植技术不专业,导致莲藕塘的收益一直不高。自2015年开始,村委会把该池塘面向社会进行招标,承包给社会上的专业莲藕种植公司,在协议中规定只能种植莲藕,由村委会收取承包费用,承包公司自负盈亏。

“去年夏季荷花盛开之时,整个大池塘全部盛开着荷花,亭亭玉立、十分壮观,村民每天路过村道,都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荷花芳香。由此村中不但取得了收益,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我们美化村中环境的初衷,可谓是一举两得。”黄永安表示,据他们去年测算,通过公司的专业种植技术,这眼池塘产藕可达40万斤,按照市场收购价2元/斤进行计算,承包人大概能获得80万元左右的收入。

“1981年高明恢复建制之初,党委政府经干群广泛讨论后将新县城定名为‘荷城’,表明‘荷城’之称是有它历史的底蕴。”高明区农林渔业局负责人开宗明义地说,如今荷城通过发动全域种植荷花,不但有利于再次擦亮“荷花之城”的城市形象品牌,而且荷花作为食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植物,将可在响应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的同时,助力高明推进全域旅游、打造美丽乡村品牌。

高明区灵龟公园夏季满塘荷花盛开

◎出台奖励办法激励荷花种植

此次现场会上,荷城街道发布了《高明区荷城街道推广种植荷花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各村(居)委会、企业等种植荷花实施奖励扶持,以期进一步扩大荷城街道荷花的种植面积,擦亮荷城作为“荷花之城” 的品牌。

《办法》提出,对各村(居)委会、村民小组、经济(联)社等集体组织或承耕户设立奖励,按照单个水面种植面积的大小不同设立800-20000元不等的奖励;对企业投资种植的荷花地,最高可给予一次性奖励6000元,并于显眼处携刻标识牌予以鼓励。《办法》规定,所有申报的荷花种植地必须有荷叶(花)露出水面,且荷叶(花)所占水面面积需达60%以上。

除此之外,《办法》还明确,将设立“最美景观奖”、“最佳组织奖”等为荷花种植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奖金标准为2000-6000元不等。获评最美景观奖项的荷花种植地必须具备交通方便、有卫生设施等条件,以鼓励各自然村在建设荷花美景的同时,带动美化村中环境,申报截止时间为2017年5月31日前。

“荷花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能够很好地代表我们荷城的形象。同时种植荷花也是我们的一种传统,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必须传承下去。”高明区委常委、荷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安泉表示,此次荷花种植现场会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将以推进全域旅游的思路推进荷花种植,以系统性的思维推进“荷花之城”形象的树立。

“比如说在活动策划上,我们可以搞一年一度的‘挖藕大赛’,让游客不只可以旅游,还可以玩起来;在农产品牌上,我们可以利用高明的富硒土地资源,树立‘富硒莲藕’品牌标杆;在产品深加工上,我们可以研发‘全藕宴’、‘莲藕鸡’等美食;在产业链延伸上,我们可以聘请设计团队开发莲花系列工艺品等特色旅游手信。可以说,打造‘荷花之城’的思路是十分开阔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胡安泉表示。

◆延伸阅读

“荷城”之名因何而来?

历史上高明这一带经常洪水泛滥,农业生产经常因水灾而失收,高明的先人们为此不断地在田地周围修筑堤围,抵抗洪水,保证种植作物的收成,形成了“围田”。而高明的中心城区就正正位于这一片围田地区之内,所以原来被称为“秀丽围”。

在这围田水网地带,有不少水塘和水涌,自然生长出许多莲藕,人们逐渐选择其中的良种进行种植栽培。而莲藕在水中的生长繁殖力极强,逐渐便成为围田区的主要野生和栽培作物之一。

1981年底,国务院批准高明恢复县级建制,高明县委、县政府决定在频临西江的秀丽围兴建新县城。干部群众一起来到秀丽围,见到这里连片的荷塘中荷花盛开,莲花的清香扑面而来,有人当即提议把新县城称为“荷城”, 经广泛讨论,大家都一致同意,“荷城”之名因此而来。

 【记者】欧嘉明  叶能军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