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82岁老医生身患横结肠肿瘤,“徒孙”亲自操刀手术
“身旁有人晕倒呼吸、心跳停止,该如何抢救?是先叫120,还是按压心脏?应如何进行心肺复苏?”这是市红十字会举办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班里面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日,东莞的一名中学老师刚上过培训班,就用学习到的新技术成功抢救了亲人。
李明(化名)是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的一名老师,今年过年回家前学习了应急救护只是,就遇到了亲人心跳停止的危险情况。1月27日晚上深夜,家住隔壁的嫂子突然大喊来人,原来李明的哥哥在半夜突然没了呼吸,心脏突然骤停,意识也丧失,这可吓坏了全家人。
李明见状,很冷静地一边让家人拨打120,一边努力回忆此前在学校学习的心肺复苏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明也顾不了太多,只凭着大概的印象,对哥哥采取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手段。“大概按了30下,他突然醒了一下,吼了一声”,见到起作用了,李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又继续按了几十下,李明哥哥终于恢复了意识,这时全家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随后,救护车来到,一家人赶紧把病人送去了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李明的哥哥最后化险为夷。回想这起有惊无险的事件,李明不禁感叹,“没想到不经意间学习到的心肺复苏术这么有用!”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例以上发生院外及院内心脏骤停,即使是大城市,抢救成功率也不足3%,而落后地区更低。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是最有效的,此后,每延误一分钟成功率下降10%,10分钟后几乎为零。
李明的哥哥从被家人发现到心跳复苏成功,也就短短的几分钟,这为院方后续抢救夺得了宝贵的先机。医生说,这与家人的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实施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密不可分。
据悉,为让更多市民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市红十字会的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已连续四年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自2009年至今,已累计为近20万市民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