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25个村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云浮文化
2017-02-21 20:31
+ 订阅

根据广东省文化厅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文公﹝2016﹞55号)和《2016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等精神,省补助我市25个第二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分别对每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给予15万元补助。

经推荐申报、公示,现已确定云城区河口街道初城村等25个村为广东省第二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名单公布如下:

云城区

云城区河口街道初城村

云城区安塘街道古宠村

云城区思劳镇城村村

云安区

云安区都杨镇金鱼沙村

云安区高村镇石牛村

云安区六都镇南乡

云安区镇安镇河西村

罗定市

罗定市素龙街道大甲鹰掌岗村

罗定市泗纶镇杨绿村

罗定市船步镇仓地敦睦堂村

罗定市围底镇lang(朗)社村

罗定市太平镇古龙村

罗定市苹塘镇瑞平合里嘴村

罗定市连州镇白马村

新兴县

新兴县车岗镇桐村村

新兴县天堂镇南顺村委第十村

新兴县东成镇布午村

新兴县新城镇庞村

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

郁南县

郁南县桂圩镇朗口村

郁南县河口镇河口村

郁南县千官镇古罗村

郁南县宋桂镇茆岭村

郁南县建城镇地心村

郁南县连滩镇思和村

请榜上有名的村(社区)认真按照《云浮市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2016-2020年)》要求,扎实推进示范点建设。

云浮市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2016—2020)

内  容

标  准

场地选址

1. 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应建于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相对安静,符合安全卫生及环保标准、方便群众参与、易于疏散的区域。

服务功能

2. 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于一体,因地制宜地开展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人口管理、技能推广等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综合便民服务。

设施和器材配置

3. 综合文化活动室:不少于200平方米。

4. 行政村文体活动广场:不少于600平方米,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有条件的行政村增配1套健身路径。城市社区文体活动广场:不少于600平方米,含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体育器材设施。

5. 农家书屋或社区书屋:配备图书、报刊,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6. 简易戏台:长10米、宽5米、高0.8米。

7.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电子阅览室:可上网电脑不少于2台。

8. 宣传橱窗或阅报栏: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每天更新报刊不少于2份。

9.配备一套文化器材:含1套音响和部分乐器。

10. 配备一套广播器材。

场馆开放

11. 中心实施免费开放,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并实行错时开放,错时开放时间不少于总开放时间的三分之一。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在显著位置公开免费开放项目和时间。

图书报刊

12.每个中心(含农家书屋)藏书量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刊不少于20种,年新增藏书不少于60种、100册。

13. 中心每年举办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少于1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2天。并采取其他方式为视障人士提供阅读服务。

电影放映

14.在综合文化活动室设置室内固定电影放映点,要求室内高度4米,宽度大于6米,有100个以上座位,有固定挂银幕的钩。

文体演出

15. 在重要节庆组织文艺演出、戏曲表演、体育比赛、民俗文化展演、广场歌舞等活动,村民(居民)依托中心、文体广场、健身路径等公共设施就近方便参加各类文体活动。

16.每年每个村(社区)举办文体活动不少于2次。

文艺培训

17.提供基础性的文化艺术知识普及和培训服务,每年提供1个以上类别的文艺培训。

免费上网

18. 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并配置一定数量的上网设备和数字文化资源,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队伍建设

19. 中心设有由政府购买的公益文化岗位。每个村(社区)聘用农村文体协管员不少于1名,负责管理和维护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开展文体活动。

20. 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文化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中心管理服务工作。

21. 村(社区)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标识设置

22. 在中心外显著位置统一设置“XX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标识牌。

23. 在入门显著位置设立活动项目服务公示牌,含活动项目内容、活动时间、各功能场室分布图,项目联系人姓名、电话、监督方式等。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