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紫菜君火了……
本来只想做安静美菜紫的它,
突然就被打假办的网友们找上门。
更重要的是,
紫菜君还在睡梦中就被人拎上了审判席……
不信你看
↓↓↓↓
视频截图
在这段网络上热传的视频中,一名女士将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发,随后捞起撕扯。
泡发后的紫菜较有韧性,女子据此判定:这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
这段视频触动了不少网友。
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吃的满满都是塑料袋……
马甲甲马不假牙:
岛阿岛阿岛:
也有不少心大的朋友表示,对于这样的食品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小的塑料袋who care!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懵圈了,到底我们吃的真的是紫菜,还是塑料袋?这视频到底是谣传还是真事儿?
本着地球不爆炸,记者不休假的精神,为解开这个疑团,真有记者进行了实验。
结果你猜?
实验样品
1号 购于超市 产地厦门 颜色为紫黑色
2号 购于超市 产地泉州 颜色为黑绿色
3号 购于菜场 产地苍南 颜色为黑绿色
4号 购于面店 产地不详 颜色为棕绿色
5号 黑色塑料袋
实验一:火烧
将样品依次用打火机点燃,观察各样品的变化。
实验结果:
1号:能被迅速点燃,并冒出白烟,有咸味产生,燃烧之后的灰烬是白色的,一抖就掉下来。
2号:燃烧后有白烟,气味也是咸的。
3号:被迅速点燃,无明显气味。
4号:含有水分,过了一会儿才被点燃,有咸味。
5号:迅速燃烧,火势蔓延较快,着火的地方变形卷曲,塑料气味非常浓重且刺鼻。(此为塑料袋)
实验二:泡发
将样品用90℃左右的热水冲泡2分钟,观察各样品的变化。
实验结果:
1号到4号样品都成功被泡发,吸入大量水分;黑色塑料袋碎片浮在水面上,不能吸水。
实验三:手撕
记者将泡发后的样品用手撕,比较各个样品的韧性。
实验结果:
1号、2号、3号样品较容易被撕断,4号样品稍稍用力才可以撕断;黑色塑料袋碎片很难被撕开,撕开之后边缘是白色,并有些拉丝。
实验结论
1至4号样品从手感、外观及燃烧后的状态等各方面,与塑料袋都存在显著差异,是可以轻易分辨出来的。
对于网传的塑料袋冒充紫菜,专家们也出来吭声
渔业专家
紫菜品种、品质影响韧性,但其韧性也远远低于黑色塑料袋,在气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别,不可能发生混淆。
化学专家
黑色塑料袋多为聚氯乙烯制成,有毒性且不溶于水,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
其实,关于“紫菜是塑料袋做的”这种传闻不是最近出现的,南方君查询发现,这种谣言最早从2011年就曾传出。当时也曾有诸多媒体采访过营养专家、医生、紫菜养殖户,都做过相关辟谣。
然而,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其实,说到造假,世间的无良商人都只有一个目的——赚钱。
可是,塑料辣么贵!
考虑到回收袋子、人为破碎、压缩加工等流程……也不知道所谓无良商家费时费力来造假到底要干嘛……
所以,如果你吃到了又硬又难嚼的紫菜,可能只是紫菜的品质不好,但是塑料的可能性并不大。
紫菜营养丰富,味道也不错。不要因为朋友圈中有人造谣传谣就放弃了这种美味佳肴。
怎样才算一枚好的紫菜?
① 一般好的紫菜是深褐色或者紫褐色,有天然的光泽,干紫菜有弹性,不易碎。捏一捏、闻一闻,购买手感蓬松有弹性、没有异味的紫菜。
② 好的紫菜是不掉色的,如果泡发时发现水的颜色变深了、变紫了,那你可能真的遇到无良商家了,你买的紫菜可能是用其他海藻染色制成的。
③ 泡发时水温要高,用冷水泡出来的紫菜大多数是不好嚼的。
上述的选紫菜贴士请大家收好,
希望你们都能够喝到美味健康的紫菜汤。
来源:综合都市快报等
编辑:聂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