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捷胜文化站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古镇文化建设焕发生机

汕尾日报 2017-02-21 16:37

图为书画爱好者正在文化站挥毫。郑冰利 摄

汕尾市城区捷胜镇致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各项文化场所建设,大力推动“创文”工作,因成绩突出被评为“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城区捷胜镇文化站位于该镇后山头,宽敞的广场上矗立起一栋四层高的楼房,走进里面一看,琴棋书画一应俱全,只见有的人在写字绘画、有的人在拉胡弹琴、有的人在看书阅报、有的人在上网游览,到处都充满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而平时,该文化站在缺乏经费、人手的情况下,却尽心尽职,想方设法,通过自身努力和挖掘社会力量支持等方法,经常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组织、举行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焕发活力,改变了过去因文化设施薄弱、文娱活动缺乏的落后局面,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社会上的好评,并于近日荣获“第三届广东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该文化站原来没有办公地点,更缺乏公共文化活动的场所。群众的文体生活多是自娱自乐,这显然跟我们创建文明乡镇、建设文化强市的号召格格不入。如何改变这一文化建设的落后面貌,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日愈增强的需求,成了当地党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这一思路,该镇自2011年开始至2015年,通过多方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终于集资100多万元,于该镇后山头,建成了一座四层楼高、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站。内设置文化站、诗词社、书画社、民乐社等办公场所,以及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展厅、会议室、棋类活动和乒乓球等功能室。该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大大地完善和改观了其公共文化的活动空间和载体,并提高了文化的品位。

有了这一公共文化的硬件设施,能否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和有效地组织、引导群众展开各种健康积极的文体活动,也是检验文化站在群众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而该文化站不仅自觉承担了这一职责和义务,把免费开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作为日常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而且在缺乏费用、人手严重不够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尽责尽力,不断拓宽活动渠道,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特别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假日里举办猜灯谜、书画比赛、广场舞、民乐演奏、篮球赛、足球赛等文体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活跃了节日气氛。如2012年重阳节,该文化站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筹集经费,举办了“捷胜镇贺重阳联欢会”。文化站就这样利用各方力量为老人们提供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文艺联欢会。2013年春节期间,该文化站又联合捷胜论坛,利用网络媒介,动员网友集资7万多元,举办了一场规模比较大型的“捷胜镇新春文艺表演”。接下来,每年的节假日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几乎已成为惯例。今年春节期间,该镇举行的文娱节目结合创文活动,更是精彩纷呈,除了灯谜会、篮球赛、足球赛、舞狮、唱曲、映电影,还举行了迎春书画笔会等活动,大有一派文化复兴的新景象。

另一方面,同时抓好村级文化室建设,完善基础文化设施。2011年以来,文化站积极推进村(社区)文化室的建设工作,分批抓好落实。目前,全镇投入建设资金165万元,4个社区、14个村都落实了文化室的建设。另外,文化站还积极争取市、区文体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各村(社区)配套和购置乒乓球桌、篮球架等大批体育设施。2015年在后山头投入资金23万元建设全民健身广场。近三年投入资金215万元推动村头小公园建设,给村民们提供健身休闲的活动场所。并抓好村级文体、协管员的队伍建设,现全镇4个社区、14个村都落实了文体协管员。

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文化站配合镇政府全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通过开展整顿和加强文化市场秩序与管理,净化文化市场风气,促使镇内现有的书店、音像店、电子游戏室、网吧,都做到按章经营、守法经营。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全镇广大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提高,逐步走向倡导科学、远离迷信、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编辑 黄嘉锋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