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房单价5万却“小病丛生”,成熟社区怎么改?微改造有“大招”

新快报 2017-02-20 14:21

近日,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公布了《广州市2017年城市更新项目和资金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11个,是去年的两倍多,而且微改造项目大幅增加。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其中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就有93个。记者梳理发现,在《计划》中的微改造项目,多数是人居环境改善类项目,实施的社区都是成熟社区。

越秀区均益路旁的街心公园,几位老人在健身、闲坐。此处将进行微改造,扩大休闲健身区域的面积。

既然是成熟社区,为什么还要改造、更新呢?微改造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为解答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在广州市各区进行了走访。记者发现,被列入《计划》人居环境改善类项目的社区都已“小病丛生”,有社区内学位房价格最低也要5万元/平方米,却存在建筑老旧且分布结构不合理、卫生不尽如人意、有安全隐患等诸多毛病。加上缺乏物业管养,街坊生活不便,社区治理难度不小。在一些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微改造的社区,居民们纷纷为身边的变化叫好。而在即将微改造的社区,人们充满了期待。

社区现状

启明社区:一边是文史街区,一边是老旧社区

“在微改造项目中,我最喜欢人居环境改善和旧楼改造项目。我们社区中很多邻里矛盾就是因为这两件事没做好引起的。”谈起此次广州市城市更新计划,越秀区大东街启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浩如是说。

宁静优美的启明社区。

启明社区最有名的是民国小洋楼,据统计,在仅仅0.119平方公里左右的辖区面积内就集中了65栋别墅,其中3栋已被登记为文物保护单位,12栋被评估为广州市历史建筑,并已挂牌。启明社区因附近有署前路小学和培正小学,学位房最低价格也要5万元/平方米。

启明社区由启明片区和署前片区合并而成。记者走访启明片区,看到这里连片排列着民国洋楼,红墙绿瓦,街道整洁,不时有市民到此拍照、参观,但社区内十分安静。

可仅仅隔着一条庙前西街,记者在署前片区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多数楼房是旧房子,社区老旧,多处区域存在卫生、安全等问题。比如,在仑园2、4、6、8号大院对出位置,由于没有垃圾房,垃圾桶被随意摆放。

启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浩指着辖区内一栋楼房,说明居民乱放杂物的情况。

而在仑园19号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对出位置,有一条斜坡,与东面地下有落差,最高处的落差高达2米左右。由于没有护栏,孩子、老人稍有不慎,很容易跌落地面而受伤。

晓港东社区:1/3旧楼外墙成“危墙”

在今年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海珠区有10个改善人居环境类项目入选。其中,晓阳街片区和晓港东片区微改造项目均在昌岗街晓港东社区。

昌岗街城管科负责人潘晟告诉记者,晓港东社区的楼房多有三四十年楼龄,排污渠道堵塞,污水横流,饱受诟病。该社区紧邻中大布匹市场,不少商家及物流公司在此租房当仓库,各种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也给街坊造成了很大困扰。

记者走访该社区发现,一些住宅的外墙出现大面积脱落,露出泛黄的砖头。据了解,该社区现有约三分之一的老楼存在外墙剥落的问题。潘晟说,去年找了“蜘蛛人”清理过一处“危墙”,消除隐患。今年的微改造有望帮助小区居民解决这一难题。

◆改造样本

西村街:生锈铁丝网变琉璃瓦顶墙

荔湾区西村街是旧城区,辖区内有众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宿舍楼,现在已演变为单位型社区居民楼。据统计,西村街有单位型社区居民楼262栋,居民10025户,占全街居民人数的50%。这些楼房楼龄基本上在30年以上,由于长期缺乏物业管养,化粪池爆管、自来水水压不足等基础设施问题长期存在,高居辖区内居民投诉类的首位。

今年67岁的莲姨在协和社区西湾西街大院内住了40多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着一处斜坡说,以前整个大院都是烂路,下雨就更难走了,不时发生老人上斜坡时摔伤的情况。

去年,西村街进行微改造工程,涉及辖区内的大岗元、协和等三个社区,投入资金约350万元。微改造涉及项目包含化粪池整改、道路整改、门禁系统安装等大项,各个项目在去年10月开始至去年12月陆续完工。

效果如何?莲姨说:“大院重新铺了地砖,还在斜坡增设了扶手。”而下水道改用直径60厘米的波纹管后,大院再没出现污水外溢,这些波纹管至少能用50年。

石牌村:铁皮单车棚今成街心公园

天河区石牌街的石牌村户籍人口不到万人,却租住着外来务工人员约8万人。自去年7月起,石牌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在石牌村绿荷西大街正式动工,绿荷西大街、绿荷南横路、豪居大街摇身变成具有岭南特色的街巷。

记者在绿荷西大街看到,昔日破损严重、凹凸不平的水泥路铺设了新石砖,路面拓宽了,还增加了供行人休息的石凳,沿街鳞次栉比的商铺改头换面挂上了红灯笼。石牌三骏企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升级改造工程涉及豪居大街、绿荷南横路、绿荷西大街至槐苑路段的沿街商铺首层外立面、地面、围墙栏杆等。

在绿荷西大街与绿荷南大街交界处有一块约500平方米的空地,原是一处用几块铁皮搭建的简易单车棚,现在已被改建为街心公园。公园左侧新建了石牌历史文化景墙,展示当地民俗。

据了解,继石牌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后,二期升级改造工程也会推进。岭南街巷的改造将向村内延伸,沿着村道直至石牌西路。

改造展望

“好比进了花园酒店,就不敢随地吐痰”

社区老旧,居住环境问题丛生,亟需整改;可另一方面,这样的社区已经很成熟,推倒重建根本不可能。进行微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成为这些地方城市更新最现实的途径。

越秀区大东街启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浩告诉记者,此次微改造,将分5个节点依次进行。比如,对仑园2、4、6、8号大院,会缩减、修整绿化,建垃圾分类用房。“起码将垃圾桶放在垃圾分类用房内,解决卫生问题,也让居民不再乱扔垃圾”。此外,还开发利用原有空位,建设居民活动休闲小广场等等。“我们甚至准备建单车架,不仅让居民将单车放好,游客、居民如果骑共享单车到此处,也有地方放”。而在仑园19号的斜坡上,将建起护栏,保护街坊。

这还不是李浩想要的最终结果。“不是做完就算,而是要交给居民使用,由他们自己来管理,从而提升街坊们的社区意识。”李浩举例说,一些旧楼的水管、水泵旧了,有的水管开裂漏水,导致楼内水压低。现在居民们消极对待,等水管、水泵烂到没法用,就找媒体记者进行报道,以图解决。“以后进行微更新,由政府出资修好公共区域的水管,再发动居民集资修好自有区域的水管”。

在李浩看来,环境会改变人,人居环境变干净、漂亮了,街坊就会主动爱护设施。他打了个比方来形容这种现象:“相信你进了花园酒店,就不敢随地吐痰了吧。”

数读微改造

荔湾:将在老城区建10个慢性系统

2016年,荔湾区发布了《荔湾区老旧社区微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126个社区。2017年,荔湾区共有40个社区微改造项目列入《广州市2017年城市更新项目和资金计划》正式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共向市申请城市更新专项资金补助8041万元,以上项目计划2017年12月全部完工。

未来几年,荔湾区将在老城区内建设连接陈家祠、动感小西关、粤剧博物馆、上下九骑楼街、十三行创意集市、清平养生坊、沙面等10个文化景点的慢行系统,并建设若干停车场,构建北部片区宜居宜乐的旅游生活一体化网络。该项目已列入《计划》中,并安排前期经费480万元,计划2017年完成慢行系统的规划方案和可行性研究工作。

越秀:优先实施7个社区微改造项目

记者从越秀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区17个社区已基本完成微更新前期工作,包括基础数据摸查和立项,改造方案编制和报审等工作。其中15个社区计划在今年2月底招标,选定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今年广州城市更新项目中,越秀区有2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优先实施六榕街兴隆东社区、大东街启明社区、流花街桂花岗社区、洪桥街丹桂里社区、华乐街华侨新村社区、梅花村街东风二社区、登峰街宝汉社区7个社区的微改造,计划于2017年上半年完成;其余20个老旧小区计划今年底基本完成。

【记者】朱清海 罗汉章 谢源源 邓毅富

【来源】新快报


编辑 黎詠芝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