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高明区今年首轮公租房配租抽签,37户家庭选中心水房
走进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的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三期生产车间,多组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相比一期和二期项目,三期项目占地面积更大,生产效率更高,节省了60%以上的人力。该公司成立以来订单源源不断,因此急切需要扩大生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高明542年的建县历史上,明城有近500年是县治所在地,是高明久负盛名的城市中心。不过高明1981年恢复建制后,确立了东靠珠三角的拥江发展策略,发展中心向东部的荷城和西江新城倾斜,位于中部的明城一度光环褪去。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环保与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压力,建材产业作为明城支柱产业也愈加独木难支。明城此后一直在摸索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互促并进的新路子。
随着2016年高明圆满完成区镇换届,明城作为高明城市、经济副中心的重镇地位再度确立。“明城镇要把握好建设全区副中心的机遇,加大在城市、园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增量提速,加快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副中心。”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在多个场合寄语,明城要加快建设高明城市副中心、经济副中心,努力成为引领带动西部城镇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动能转换 重点发力新材料产业
今年,如果德方纳米的蓝图转为现实,其产业链将从生产锂电池材料向生产锂电池等应用领域延伸,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纳米磷酸铁锂生产企业。
这家2011年从深圳搬迁过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明新材料产业的明星,其生产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纳米磷酸铁锂,并对其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当前已申请8项国家发明专利,参与制定纳米磷酸铁锂国家标准。目前,德方纳米产能已直逼万吨大关,是国内最大的纳米磷酸铁锂生产企业。
距离德方纳米只有约1公里处,是明城另一家明星级企业——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旗新材料”)。其专注于人造石英石面材研发、制造、销售和施工服务,是国家原子能科学院、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科研合作企业,是中国最具规模的人造石英石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人造石英石密度比天然石要高,韧性、硬度、耐刮磨、防滑性也相对较好。”中旗新材料公司负责人说,人造石英石可应用于大型工程、厨房、卫浴、家居装饰等家装和工装,其产品先后通过NSF认证、美国ASTM检测、美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欧盟CE认证、韩国KS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国际权威认证。
以德方纳米和中旗新材料的发展壮大为代表,明城镇的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建材产业为主逐步向新材料产业为主转变,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新材料产业涉及制造业和区域经济中的众多部门,其发展不但会促使基础材料产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将对“十三五”期间高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事实上,新材料产业在高明已蓄积起动能。早在2003年,高明沧江工业园便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佛山新材料产业基地,近年相继涌现出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在2月13日公布的2016年度高明纳税榜中,57家纳税大户中新材料企业占17家,来自精细化工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新材料等领域。
2016年5月,高明区首次出台扶植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重点扶持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几大类新材料产业,发挥新材料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获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佛山市特色小镇工作推进会上,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透露,2017年明城镇将依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绿能科技小镇。
明城镇委书记杜颖梅表示,明城将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攻方向,按照“智能领航、龙头带动、全链发展”思路,以德方纳米、德健五金为龙头,开展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形成产业集聚,努力打造珠三角地区具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放大优势 以全域旅游提升城镇品位
驱车驶入高明大道明城段,左边是城市生活区、行政服务区,右边则是产业聚集区。
作为高明历史最悠久的县治所在地,明城的城镇功能划分最为科学,也最具特色。“明城中心镇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功能区。”明城镇镇长陈伟光说。
当中,明城中心镇区以高明大道和沧江河为界线划分,其中高明大道北是明城工业核心区,以广明高速、江肇高速和高明大道形成的区域是明城的经济核心区;高明大道和沧江河之间是生活区,集行政、服务、商贸和娱乐广场于一体,近年通过“三旧”改造等方式,盘活了城区内多块闲置用地用于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既有效改善了城镇整体景观,又为吸引人才和提升人气打下了基础;沧江河南面为河南新区,按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相依、绿带相连”的规划理念,按省一级标准建设的明城小学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正积极推进新明城中学的建设,将该区打造成为集教育、文化、商贸、居住于一体新城区。
伴随高明新一届党委政府将发展全域旅游提至新高度,明城当前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坐落在明城镇北面的泰康山目前正申报国家4A景区,而云勇森林公园保持原始森林的风貌,是广东省内首家国家森林体验基地。此外,明城镇还拥有2万亩规模的崇步农业园区,这些都是明城镇发展旅游业的优良条件。
在此基础上,明城镇计划通过发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打造明城镇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泰康山、云勇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民宿旅游,推广崇步现代农业园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力促文博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希望市民游客能在明城一次性体验到传统历史文化、森林旅游、农耕乐趣。
其中,东洲书院和文昌塔一带是明城镇历史文化集中地,该镇计划引入社会资本修缮周边老房子,恢复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打造成黉宫小镇。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剪纸、窗花、扎狮头、诗经朗诵等传统文化,还将融入“三谭”等红色文化元素。
2016年12月,以“一城山水,高明有请”为主题的高明区全域旅游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当日,身在广州的宾客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感受云勇林场的满眼绿意,如临其境领略高明风光。
在推介会上,高明还隆重推出了“岭南新民宿”品牌。在展示区的八大民宿集群中,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民宿区域主要包括云勇村、光明村十字坡驿站、飞马山水电站及洞口村四块建设用地。该项目计划以云勇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吸引资源,打造森林养生、高端疗养、心灵静修、户外探险、科普教育民宿体验区。根据计划,高明将重点打造皂幕山、老香山和云勇3个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品牌民宿集聚区。
■聚焦
明城加速打造 新材料产业基地
同佛山众多专业镇一样,明城镇历史上享受到了专业镇经济模式的“红利”,2007年获评为广东省建材技术创新专业镇,建材行业曾经为明城带来了荣誉和财富,但这种模式在2008年遭遇了一次大的调整。
时间回溯到2008年,高明区关停淘汰一批立窑水泥及陶瓷企业。明城镇在此轮产业调整中受影响最大,该镇当年工商税收大幅减少。以此为起点,明城镇也开始寻求新的产业支撑点。经过多年的探寻和实践,明城镇彻底摆脱了建材行业一家独大的状况,确立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为新的发展方向。
此后,2013年,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园落户明城,整个项目主要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中试平台、产业化基地和人才公寓、员工廉租房与相应生活设施的建设。
明城镇以此为依托,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并相应规划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至今已进入园区的企业有17家,包括德方纳米、中旗新材料等。
近年来,明城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能逐步提升。龙头企业德方纳米、中旗新材料全面增资扩产,也正准备启动上市工作。
在今后的发展中,明城镇希望通过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配套、新能源电池等项目,大力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坚持特色优势、集聚集约、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建成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群落和国家级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努力打造珠三角地区具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观察眼
抢抓机遇 再现高明 重镇荣光
明城镇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正在展示着现代城镇的魅力。行走在明城镇城区可以明显感受到,明城镇主干道、停车位等各方面规划都相对超前。2003年,明城镇被批准为“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这是当时佛山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镇。为提高城镇建设档次,明城镇邀请有关专家编制了明城城镇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在今天看来仍然让明城受益。
2011年以来,高明区结合“广东省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将明城镇作为高明区第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镇,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积极落实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高明区总体规划(2012-2020)》确定明城镇为高明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承担着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的“双中心”重任。2016年,高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划启动明城镇全区副中心建设,更好带动全区西部产业协调发展、城产共融”。
事实上,明城镇地处高明区腹地,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会贯通,高明大道及合和大道呈东西走向贯穿全境,向东可与杨和镇对川片区相连,向西可与更合镇新圩片区连接,向北可通往荷城西安片区,向南可直抵云勇林场,辐射范围较广,具备城市副中心的条件。高明把明城镇建设为城市副中心,也是寄望明城成为高明东西部均衡发展的动力源,引领带动西部城镇发展。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要实现高明镇街的协调发展,打通区内各镇街间的快速通道相当必要。当前高明大道从杨和镇进入明城镇后,从八车道变成四车道,交通受阻对明城打造高明副中心将带来阻力。
为此,在2016年11月召开的高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不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希望区级统筹推进高明大道(合和大道至新圩段)、明富线(高明大道至广明高速沧江出口)、明靖线(明西至云勇林场段)的扩建改造,接通明二路和三和路共四条道路的建设。三和路打通后,将促使明城直接对接杨和乃至荷城的园区,方便园区间沟通及经济发展,更好承担高明副中心角色。
对此,高明区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目前高明区已着手制定明城镇城市副中心的城市规划,以城市规划为起点,让明城镇逐步承担行政服务、经济产业发展副中心的功能,构成荷城辐射带动东中部,明城辐射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格局。
在推动各镇街协调发展过程中,高明区将强化区级统筹,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内谋划和推进全区经济发展,形成全区一盘棋、各镇街和西江新城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撰文】 关雪仪 叶能军
【策划】何又华 张美华
【统筹】林焕辉 袁江勇 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