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534家高企总产值超700亿元,成产业升级“主力军”

南方+ 2017-02-20 08:21

2月17日,南海召开高新技术企业(下称“高企”)培育和政策适用工作大会,7个镇街高新技术企业及培育库企业代表、中介服务机构代表、行业协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等近千人参会。

高企是南海新经济发展的主体。据统计,目前南海区高企有效数量达534家,总产值已经超过700亿元。“今后,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把数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创新引领未来,成就品牌南海。”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

2016年南海高企数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虽然我们是传统企业,但是我们也是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高企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张国锐是佛山市冠盈金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佛山市裕丰无纺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他带领这两家企业通过了高企认定。

高企作为企业中的杰出代表,是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主体,也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据统计,目前南海区高企有效数量达534家,比2015年增加86%,并保持全市第一的位置。

值得关注的是,534家高企的总产值已超过700亿元,平均年增速超过10%,优于GDP的增速,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南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栋梁。

“这几年企业无论是在政策认知度上还是申请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咨询和申报。”广州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科技项目负责人曾秋玲说,以前申报高企的企业更多是信息科技、新材料等行业企业,但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加入。比如有做垃圾回收设备和烧烤炉的,这些传统企业加入了大数据进行创新,很多也最终通过了高企的认定。

在张国锐看来,传统企业的改造更偏向技术的革新,企业在申报高企的过程中,也加速了企业技术的研发和转型,从而推动了企业更好的发展。

广东华兴玻璃也是传统企业申请高企的典型代表。2016年,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资子公司佛山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佛山三水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同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此,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副总裁罗金昆表示,近年来由于整体经济增长总量快速膨胀,导致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在这背景下,企业通过申请高企可以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很多优惠和扶持奖励资金,例如企业所得税可以减按15%征收。

“不管企业是属于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只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就是创新的主体。”黄志豪说,南海既需要像华为、腾讯、阿里巴巴这些新兴的高技术企业,也需要像志高空调、坚美铝材、蒙娜丽莎新材料、维尚家具这些扎根南海、锐意创新的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在大会现场进行政策咨询。南海区科技局供图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科技服务机构作用

在高企培育中,企业无疑是发挥着主体的作用。目前南海也提出,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自建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重视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企业、新产业、新业态。

但不可忽视的是,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成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在当天的工作大会上,南海区对“2016年南海区优秀科技服务机构”进行了颁牌,包括广州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佛山市中信盈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佛山市中普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等10家中介机构获得了该奖项。

“这次大会不仅是对高企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是认可了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曾秋玲说,从去年开始,公司接到的高企辅导量呈大幅上升,从前年的50多家增加到近180家,最终的通过量也上升到31家。接下来公司将会针对南海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具体将会去到狮山等各个镇的园区进行宣传。

“我们一直强调要合理运用中介力量,现在对中介服务机构成功辅导企业认定高企的,给予中介服务机构3万元的奖励。”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常务副局长何焯辉说,通过撬动社会机构力量来更好地服务企业。据悉,目前南海区已经启动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已签约落户15家优质中介服务机构,并与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信息互报制度。

对此,黄志豪表示,行业协会和科技服务机构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能够更好解决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帮助企业更精准、更便捷地获取政策信息、产业动态。

“我们要充分依托行业协会和科技服务机构,不断健全高企培育、高企服务体系,加强高企培育的宣传、培训和辅导工作,提升企业申报的效率和水平。”黄志豪说,同时也要加强对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依法依规开展专业服务工作,促进南海区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量身定制系列高企培育政策包

当前,佛山正在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南海正在按照“传承品质、成就品牌”的工作主线,全力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全球创客新都市和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并明确当前推动经济发展工作的三大任务是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而这些工作的推进,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想方设法引进和培育发展一大批的高企,通过高企这类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发展,带动新经济发展壮大。

“一定要高度重视抓好高企的培育发展工作,把它作为引领制造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黄志豪说,虽然去年南海在高企培育上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对比深圳、东莞等先进地区、对比省、市的工作要求,南海还有不小的差距。2016年全省新增高企数量达8752家,总量达19857家,同比增长78.8%。广州、东莞、中山等市高企实现100%以上快速增长,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388家,同比增长93.8%。南海的高企数量534家,总数排在全市第一位,但是南海的增长率是86.1%,与先进地区还有差距。

黄志豪表示,今后南海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如既往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和扶持,量身定制一系列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包,着力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把数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创新引领未来,成就品牌南海。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驱动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改造,鼓励申报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南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将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和镇街。

同时南海区财政设立专项扶持政策,每年投入超1亿元扶持高企。其中,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企给予30万元补助,对通过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企给予15万元补助,对纳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10万元补助。此外,部分镇街也相应出台了奖励政策。

南海区委常委刘铭恩表示,南海已经成立了2017年南海区高企培育库,在对企业摸底调查后将会重点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指导高企有效、规范适用政策,让高企切实受益;推动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尽快成长为上亿、超十亿的大型科技企业,把高新技术企业群打造为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撰文】 李慧君 梁桐 魏丽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