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泳池到底有多脏?红眼病、中耳炎、皮肤过敏轻松来袭!
南方日报讯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漂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尘埃、微生物和花粉也逐渐增多,很容易粘在我们人体外露皮肤上或吸入呼吸道。一些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在接触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物质后,引起病毒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进入春季以来,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门诊量增加了两成。中心副主任、皮肤科主任医师梅淑清介绍,春季皮肤病以过敏性疾病居多。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环境因素有关”,梅淑清主任说,最常见的皮肤过敏疾病主要有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紫外线过敏。
湿疹:尽量少接触过敏原
湿疹常见人群是小孩。湿疹的病因复杂,与多种过敏原及外界刺激有关,并与患者的过敏体质,皮肤护理不当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婴儿期的湿疹常发在面颊、头部,儿童期则在手腕、手脚关节屈曲的部位。近年来过敏儿童数量节节攀升,这与室外过敏物质,比如各种花粉、化学品等增加有关。
梅淑清支招,这类孩子外出旅游要注意减少和花粉的接触。如果已经形成过敏,就尽量不要再接触过敏源,这样可减少、终止过敏性疾病的发作。同时,通过特定的方法,比如脱敏疗法、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外搽护肤品、保湿剂等,对预防过敏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春天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早晨和晚上都会全身出现红包,痒得非常厉害。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白色或红色疹块,发作时突然,并无一定位置,时隐时现,瘙痒无度,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持续时间往往小于24小时。荨麻疹是多见于食入某些食物或吸入一些花粉、化学品后引起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俗称“风疹块”、“风团”。
丘疹性荨麻疹:讲究个人和环境卫生
春天多发的过敏性皮肤病还有丘疹性荨麻疹。梅淑清说,本病实际上为虫咬所致,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成人也可患此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几人同时发病。春秋季节发生较多。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特点此起彼伏,分批出现,自觉瘙痒、有时剧痒,影响睡眠。要预防此类疾病,主要是要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跳蚤、螨、臭虫等动物,注意避免吃“大发”食物。
紫外线过敏:
平时医生在介绍防病知识时,往往会支招适当多晒太阳。但对一类患者来说,却要少接触太阳,这就是紫外线过敏患者。紫外线过敏是紫外线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光变态性反应。人体中只要有少量的光感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即会发生反应,表现为面、颈、前臂、身侧、手背等易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或水疱样皮疹。此类患者皮肤经日光照射后,皮损明显加重,瘙痒感加剧。皮疹常反复发作,日久则发生苔癣样改变,色素沉着。以春、夏、秋季症状尤为严重。
梅淑清介绍,预防紫外线过敏,要做到适当外涂防晒剂,外出打伞、戴帽,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不要用含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苋菜、泥螺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洗脸时尽量不用热水、碱性肥皂和粗糙毛巾。
【来源】南方+客户端原创
【采写】记者/梁涵 通讯员/许育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