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圈粉全国,美食能见就能吃!

南方+ 记者 2017-02-18 04:3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鲜,让城市更美好。生鲜电商的崛起,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也让距离不再成为阻隔。2017年的春节过后,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京东发布《“吃出来的中国年”——生鲜年货电商消费趋势报告》,用与生活最为贴近的生鲜消费数据,映射中国城市的崛起,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优质生活零距离

曾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生鲜美味就在产地,你却只能看在眼里。而现在,生鲜电商已经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通过电商,优质生鲜被带到了全国所有的偏远县城,城乡差距在吃这件事上被大大缩小。

洋生鲜为你漂洋过海

不仅是国内购买,距离的缩短更体现在于那些漂洋过海来“喂”你的进口生鲜。鸡年春节,进口生鲜热销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洋食材”开始全面登陆中国餐桌。

万水千山,生鲜“寻亲”

相隔山与海,生鲜来寻亲。电商的便利还促进了感情的交流。春节期间,超过24%的用户为远方的亲友送去了生鲜。其中,北京异地订单占比最高,接近30%,订单区域横跨全国。

城市消费“鲜”飞跃

拉近地域差异,促进消费升级,是生鲜电商带给城市生活的第二个变化。网购弥补了欠发达省份线下高品质生鲜市场的不足,在春节饮食上拉近了地域差距。新疆、宁夏、青海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客单价超过北上广,节日期间这里的居民购买了平日里购买较少的高品质生鲜。

欠发达地区春节打牙祭

经济欠发达省份借春节改善生活,同时,受春节回流人潮影响,内蒙古、青海、甘肃、贵州、新疆等城市在春节期间,生鲜消费额环比增长超过北上广,且以上省份生鲜消费额超过平时的两倍。

生鲜城市四小龙

除此之外,更引人瞩目的则是大都市圈周边的城市。春节期间,廊坊、东莞、无锡、佛山四城,其消费结构与一线城市相似度较高。其中,河北廊坊的消费结构甚至比成都、杭州等城市更接近一线城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陈峥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