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深圳熊孩子偷用父亲手机,沉迷游戏花光家中积蓄
“熊孩子”玩游戏乱冲值、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没日没夜打游戏无法正常生活……这样的新闻总是屡见报端,如今,这一情况或将有所改观。
2月16日,腾讯公司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正式推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之“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系列服务(http://jiazhang.qq.com),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这将成为当前国内互联网游戏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目前还处于测试状态,腾讯将会根据实践的情况,不断去调整和完善这个平台。根据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的公开信表示,腾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更好地沟通,更多了解孩子,也更加安心地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游戏。
家长可一键禁止游戏
今年1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即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了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加入到网络大军,网络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完善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的监护力度,在文化部“网络游戏未成年家长监护体系”号召下,腾讯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筹备“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经过了数个月的开发与测试,并持续邀请家长与未成年子女共同参与设计、体验并进行平台优化。
据悉,平台推出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以及一键禁止游戏等需要家长与子女共同配合的监护功能等。
此外,“成长守护平台”还设立有家长监护专线,由专人协助家长解决未成年人游戏问题。对于一定额度的疑似未成年人消费,亦会发起主动关怀和确认,帮助不知情的家长,及时了解子女游戏消费的问题。
“腾讯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文化部曾表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是需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家长参与、舆论监督”的综合保护体系。本次“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的推出,也是希望率先尝试进行相关探索,通过企业一侧的主动作为,帮助家长对未成年用户可能存在的不健康游戏行为进行纠正与引导。
对于家长而言,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可以帮助家长及时、有效的了解孩子在相关游戏产品中的登录与消费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孩子在游戏中的登录及消费进行主动设定,防止孩子因沉迷网络游戏造成不理智消费。而对于未成年人用户而言,通过该平台,在享受游戏有益乐趣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沉迷及相关不健康游戏行为的产生。
“这是腾讯公司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马晓轶在公开信《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中表示,游戏长期以来都是最前沿科技的结晶,也拥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独特亲切感,“我希望孩子能有节制的去玩游戏,并通过接触游戏,培养出对科技和文化的兴趣。”
附: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公开信:
《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节选)
我始终深信,不该将孩子与游戏、与互联网强行割裂开来。这既不可能做到,也丝毫不利于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成长。为此,合理的节制和引导必不可少。如何与各位父母一起,帮助未成年人有节制的玩游戏,这是整个游戏行业都面临的课题。
腾讯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在我们数以亿计的用户中,也包含着数量庞大的未成年人。所以我们应有所担当,去尝试和探索,帮助未成年人更加合理的进行游戏体验。作为企业,我们必须在这一点上,主动踏出第一步,尽到我们应尽的义务。
早在2010年,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腾讯与其他行业伙伴共同推出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本次的“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正是基于家长监护工程的号召,顺应产业与时代趋势,进一步与加强协助父母,对孩子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
腾讯有着数万员工,他们同样是儿子、是女儿,也有很多已经为人父母。我们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因为“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是腾讯始终不变的愿景。我们希望所做的这些努力,能帮助更多父母与孩子获得快乐,同样,也是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个游戏人,同样也是一位父亲:马晓轶
【记者】苏梓威
【校对】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