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百侯民俗:五百年历史的祈福大典

南方+ 2017-02-16 10:42

活动时间:  

2017年2月18日 农历 (正月二十二)上午八点龙狮队中军班到文明毓秀迎师爷至太平福场登座。晚上各项文娱节目、木偶戏、烟花暖场。  

2017年2月19日 农历 (正月二十三 )上午正式祈福仪式。  

活动地点:百侯古镇侯南体育场、历史古巷、骑楼古街

1

大埔县百侯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侯南太平福——太平福是每年农历正月22至23日在百侯侯南举办的大型新春拜祭活动,旨在祈求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寄托了村民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2

太平福与一个美好的故事有关:相传明末清初,自然灾害连绵不断,气候变化无常,时白堠(百侯的前称)乡民生活困难重重。故乡民推举乡绅到阴那山灵光寺拜祭惭愧祖师--潘了拳,去拜祭的乡绅在寺中休息得一梦:在每年惭愧祖师的出生之日,将他的神像恭请到白堠青子凹进行拜祭,即可保佑乡民太平。乡绅回乡后马上召集全乡村民(不分姓氏)操办此事,将惭愧祖师像请到白堠青子凹后,即按梦境购置神坛、置办祭品,开展祈太平福的拜祭,自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便是杀猪宰羊,鸡鸭鱼肉来供奉祖师爷。侯南“太平福”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木偶戏是暖夜的重头戏,早早的大家便拿着板凳占好了位置,别具特色的客家话表演,在我们小小的心里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孩提时这是一年一度的狂欢的晚上,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开心。前一个晚上称作“暖夜”。金龙队、醒狮队、鲤鱼灯队晚上也要来参拜惭愧祖师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灿烂的烟花,让百侯古镇那么的动人,这个不眠的夜晚,却圆了众多游子的思乡梦。

几百年来,这个传统保留了下来,而且愈来越隆重,原来是在“李屋坪”,但是场地太小了,这两年便移到了村中心的文体广场。

几百年来,这个传统保留了下来,而且愈来越隆重,原来是在“李屋坪”,但是场地太小了,这两年便移到了村中心的文体广场。

第二天是正式祈福的日子,年轻人一大早便和家人一起挑着供品,来到福场。虽然一眼便知,没有挑过重物的年轻人,但是大家都愿意去为祈福多做点事,沾沾福气。

每年的村里会推选出20位左右的福首,作为整个祈福活动的组织者和主祭人,宣读太平福的酬神疏文。

祈福完毕便是万炮齐鸣,另外的一个操场,已经开始铺上了密密麻麻的鞭炮。

祈福完毕便是万炮齐鸣,另外的一个操场,已经开始铺上了密密麻麻的鞭炮。

1

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整个侯南体育场笼罩在这个欢乐气氛中。伴随着万炮齐鸣,一年一度的祈福活动降下了帷幕,大家把带来的供品收着带回了家,中午便是每家每户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聚餐的欢乐时间。

主理人把供奉祖师爷的猪羊现场便切成小块,分给了当年的福首,感谢他们对这次祈福活动的付出,并祝福他们来年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每家每户的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沿着古巷挑着供品回家。

每家每户都要从祈福现场请回一炷香,象征着把“福”带回了家。

满地红的鞭炮,乐在其中的村民们,把美丽的古镇装点得更加美丽动人。

与众多客家民俗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是祭拜先祖神灵也不是敬奉地方保护神灵,剔除了民间习俗中封建迷信那一类负能量的东西,加强了人们祈祷祝福未来社会更安定、生活更美好的愿望的正能量。

祈福安全须知 

一、注意安全 

各位市民朋友们,请大家在祈福的同时务必遵守以下准则: 

①请不要攀爬铁架、树木、电线架、屋顶、围墙等不安全设施。  

②请不要触摸现场祭拜器具,防止损坏和蜡烛烫伤。 

③请看管好自己的小孩,照顾好老弱群众,以免走散或碰伤,不要靠近水边或危险区域。 

④不乱扔烟头、不随地吐痰,不乱丢食品包装袋等杂物及吃剩的食物,做到举止文明。  

⑤自觉服从管理人员的疏导和劝解,遇到局部人员拥挤时请保持平稳情绪慢行,如果发生有人倒地要立即停止前行,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防止发生踩踏事件。  

⑥请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发现无主物、可疑物是不要轻易触动,请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报告。  

⑦再次请大家文明祈福,体现出客家古镇人文百侯,文明市民的良好素养,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二、应急疏散  

各位市民朋友们请注意,如遇到有紧急情况需要进行疏散,大家不要惊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退场,退场时请务必遵守以下准则:  

①请不要拥挤、吵闹,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离开现场;  

②请看管好自己的小孩,照顾好老弱群众,不要靠近水边和危险区域;  

③请大家配合执勤人员和工作人员,安全退场。  

若出现警情,请求助现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图/文:杨展江

【来源】梅州日报

编辑 马吉池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