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南方民间智库于红专厂“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举办沙龙,讨论主题为“网约车及共享单车如何规范管理”。王则楚、孟浩、厦门浪等大V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目前在广州乃至全国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其未来的管理规范献言献策。现场气氛活跃,交流中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网约车、共享单车因其便捷、经济、绿色等诸多优点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其一经诞生就迅速被推广,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已风靡国内各大城市。特别是共享单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从2016年9月摩拜单车进入广州至今,短短数月,共享单车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多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据了解,截至今年年初,广州市有近20万辆共享单车。
然而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约车司机拒载、加价甚至侵犯乘客的乱象不时曝出。而共享单车也因为乱停乱放,阻塞道路,侵占盲道、消防通道等现象而遭到人们诟病。另外,焚烧、拆卸等故意破坏共享单车等不文明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不久前举行的广东省两会上,网约车、共享单车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这一次南方民间智库举办沙龙,请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各自发表意见并共同讨论,就是希望为解决网约车、共享单车市场乱象总结可行思路、方案,从而让人们在未来能更好地使用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享受共享经济的便捷、绿色、健康。
王则楚(前政协委员):
共享单车在使用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故意破坏单车等不文明现象,是因为人们在享受共享经济的时候缺乏共享道德。一方面要提高大家共享道德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在共享道德还不足的情况之下,就需要加强管理。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来承担这个管理的责任。例如可以划出指定的停车区,要求使用者必须把车停在规定的位置,而非随意放置。
孟浩(政协委员):
共享单车在使用时都要求用户交押金,有的200元,有的300元。可是如果共享单车公司在运营万一出现问题,这些资金怎么保障,谁来监管。应该有部门来对这部分庞大的资金进行管理。
朱永平(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
首先,行政管理部门的观念需要及时跟上。例如共享单车算不算占道经营。如果算,应该提高这些经营公司的责任,既然你占道经营,那么很多责任就应该由你来承担,比如单车横倒在马路上,经营公司应当派人去扶,应当呼吁盈利者的主体责任。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共享单车公司的押金进行监管,例如控制总量等,政府部门对这些企业当有所管理与制约。
苏少鑫(媒体人):
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它们都是互联网的产物。它们能够快速成长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不足。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样一种市场需求。
网约车一开始被认为它是非法营运,共享单车则是占道运营,包括如今回过头去看当初的网店,很多人也认为是在偷税漏税。然而需要考虑的是,解决问题,到底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是依靠政府的管理,还是二者结合。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或乱象,它涉及企业的发展,经营者比任何人更加着急,因此在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市场的东西需要交给市场来解决。如果用传统的管理思路来管理互联网经济的产物,很可能会“一管就死”。
厦门浪(网络大V):
国内目前大部分互联网的产品,其实都能够在国外找到对标,也就是原型产品,国内的产品多是拿回来后改造的,那为何到国内后运营不好了呢?这和我们传统庄园经济所培养的民族思维有关。共享是公共资源大家来分享,我们习惯于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此管理思维需要跟上。
【记者】金祖臻
【摄影】金祖臻
【校对】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