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深圳市南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山会堂召开,南山区区长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会上获悉,去年,南山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优、强、大、快、多”的新成绩。在经济方面,南山主动应对外部经济下行、产能外迁等压力,打出政策组合拳,实现GDP增速逐季攀升,全年增长9.3%,完成本地生产总值3842亿元,总量稳居广东区(县)第一、全国第三。
质量型发展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80%
记者了解,过去的一年,南山坚持质量主攻方向,以质量优势赢得中高速增长,质量型发展优势凸显。数据显示:去年南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88亿元,增长40%,规模深圳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亿元,增长8%。在全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辖区税收迈入千亿元俱乐部,达1017亿元,增长41.6%,增速居全市之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比例为46:54,三产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一半,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比重达78%,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9%。新经济成为增长主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达13.9%,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80%,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856亿元,超过全市40%。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南山的名片,创新创业领跑全国。去年,南山创新发展新动能强劲迸发,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82家,总数达2223家,超过全省1/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8%,区域孵化能力蝉联全国第一。创新成果持续井喷,以南山一区之力,贡献了全国1/4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总量突破1万件。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占深圳全市75%。
民生支出188.6亿元
办成民生微实事1200多件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百姓分享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记者了解,去年也是南山区民生事业投入最多的一年,九大类民生支出188.6亿元,办成民生微实事1200多件。其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0所,深云村配套学校等投入使用,道尔顿新华公学开始招生,南山国际学校新校区落成,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90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5所、学位2700个。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南山人民医院成为深圳首家通过三甲“新国标”复审医院,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设计床位2500张以上,是近年来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达成合作意向,高起点共建南山中医院。新增名医诊疗中心2家、高层次医疗团队15个。文化事业方面,启动了西丽、蛇口、粤海文体中心建设,桃源文化中心实现竣工。
此外,去年南山还新建、改造公园7个,总数增至122个。深圳湾污水截排二期工程通水运行,后海中心河实现脱黑脱臭,吸引一大批珍稀候鸟来深圳湾“过年”。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保持优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