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孩子刚开学没状态?收心方法get起来!

深圳发布
2017-02-13 19:21
+ 订阅

今天,深圳市中小学迎来新学期~

然而很多“熊孩子”还处在假期失控状态中,问题一箩筐:

▪寒假作业没写完;

▪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生活起居无规律;

▪沉浸在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球场竞技、逛街游玩中;

▪兴奋的情绪难以平复……

从寒假到新学期,从闲散到紧张,孩子常常会无法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还没从寒假中的热闹、散漫回过神来。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学节奏,“收心大法”必不可少。

第1式模拟开学节奏

一个字:困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开学前要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特别要注意家庭氛围,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此外,还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

第2式多聊学校话题

两个字:吃力

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某个孩子非常喜欢的老师,或者孩子上个学期有进步的事情。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学校。

第3式宣泄不良情绪

三个字:反应慢

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特别需要疏导。在开学前,可以跟孩子谈谈心,暗示孩子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以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强化其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积极的、带有快感的情绪体验;

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让其明白,上学期成绩优秀与不优秀已经成为过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本学期情况如何,主要看谁最先调整好心态,最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4式制定家庭计划

四个字:不想学习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赶的目标。这样做既可以让其感到奋斗有了目标和方向,又有助于养成有计划做事的习惯,同时还树立起了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不仅可以借机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其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第5式允许缓冲阶段

五个字:心在外面野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很不成熟,特别是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明显的逆反心理。长假过后,儿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比如不爱学习等;但因为孩子年龄毕竟太小,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

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最后,这些雷区要避开!

✘雷区一:急刹车。

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承载过多压力,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

✘雷区二:强行遏制孩子。

家长强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孩子可能产生抵触、逆反情绪。

✘雷区三:严厉责骂。

孩子在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上需要不断强化,有些孩子适应开学的时间长,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把“坏孩子”的意识植根于孩子内心。

当然,除了“收心大法”,对于学生来说,能否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也是非常重要,怎么调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孩子可以这么做

调节好生物钟

根据和父母共同制定的作息计划安排饮食起居。开学前夕,千万不要为“赶作业”而“开夜车”,影响正常的学习作息规律的养成。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正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

整理作业,备齐学习用具

开学前,要备齐必要的学习用具。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要自己将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净,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如果可以的话,学着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学具,培养自立自理的能力和习惯。比如包书皮,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把家里不用了的挂历裁好,看着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按照自己的想法变成一张张精美的书皮,然后再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

转移注意力

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功课、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巩固,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做好学习准备。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幸福福田

编辑 宋世琼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