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有这样一则传言:
洗澡方式不当也会致癌,因为自来水中加入氯气杀菌消毒,但伴随产生的氯仿是致癌物。冬季,热水不停地往身上冲,水中的致癌物质经过加热后挥发,经由呼吸道大量进入人体。在密闭空间洗澡超过13分钟,人体吸入的致癌物质就越多,洗得越久致癌的可能性就越高。
另外在搓澡时,用力的搓洗会致使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真菌趁虚而入,日积月累会引发皮肤癌!
什么?洗个澡也会致癌?
其实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自来水中的氯气在高温下确实会挥发,但氯的含量相对较低,并且国家对添加氯的标准有严格限制,自来水中的氯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
“洗热水澡时间过长致癌”仅存在理论可能,但临床上几乎不可能出现。皮肤癌的发生大多数与紫外线或放射线的过度照射有关,而且更“偏爱”白种人,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从未听说搓澡用力过度会导致皮肤癌。
所以,这是谣言。
不过虽然洗澡与癌症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冬季洗热水澡时间确实不宜过长,而且洗澡其实也很有讲究,有些人洗澡不讲究什么时候洗、洗多久、水温多少、该准备些什么等等,这样做也会有危险,比如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煤气中毒、摔倒等。
2013年,沈阳40岁男子老周晨跑后洗了一个冷水澡,结果引发心梗,倒在浴室再也没有抢救过来;2010年,大连40岁男子加完班后,在宿舍洗澡,结果造成心脏病突发,猝死身亡。
洗澡不伤身,就要这么做
1早晚洗澡有讲究
早上洗澡的利与弊利:提神醒脑早上洗澡有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而且清洗头一天晚上身体分泌的排泄物或油脂,以保障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
弊:水温过低伤阳气
早上人体阳气很弱,洗澡时毛孔全部打开,体温容易下降,容易阳气外泄。
建议:
早上洗澡的水温一定不能太低,最好控制在40~43℃,还可防止感冒。晚上洗澡的利与弊利:放松精神睡前洗澡,人的血管会扩张,所以人在精神上会感到轻松、舒服。
弊:影响睡眠
正因为感到舒服,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其实睡意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才来临,而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进入睡眠
状态。
建议:
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
2冬天洗澡40℃最合适
冬天40℃左右比较合理,夏天25℃比较合理。过热的水都会破坏皮肤表面油脂,使毛细血管扩张,还会加速皮肤干燥、老化速度。有人说用冷水洗澡对皮肤、身体都有益处,但这并不适用所有人。
3先洗脸,再洗身,后洗头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其原因是,刚刚开始洗澡时,血液主要集中在内脏和头部,这个时候先洗头,可能导致头部的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中老年人。所以,洗澡应先洗脸。
需要注意的是,洗脸应由鼻子向外洗,先洗脸同时还能避免因为洗澡造成的毛孔堵塞。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先洗脚还是先洗头对人的身体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即便是不知道正确的顺序也不必惊慌。
4淋浴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有些人洗澡时间比较长,洗浴间水蒸气比较多,容易造成缺氧,尤其是老人。如果头部、心脏等部位缺血,很容易导致意外发生。因此,心绞痛、脑出血、脑淤血都是冬季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老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洗热水澡时间不宜过长,一定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指真正冲洗的时间);洗澡的水温也不宜过高,最好保持在40℃左右,可根据季节适当调节。一般来说,40℃的温水最容易消除疲劳。
5浴室要通风,门别反锁
洗澡时还要注意洗浴间的通风,避免蒸气过多导致缺氧或煤气中毒。另外,如果冬季洗浴间温度较低,可以使用浴霸等取暖设备,或是放一些热水出来使洗浴间的温度升高。
有老人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洗澡时千万不要反锁,家属也要留意,避免发生意外时拖延抢救时间。
如果患者在洗澡时发生胸闷、憋气甚至是突然的意识丧失等意外情况,家人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前,家属要把患者抬到通风的地方,注意患者的保暖,并让患者采取侧卧。
6刚吃饱或饥饿时不洗澡
刚吃完饭时,人体消化系统才开始工作,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其他器官处于相对缺血状态。这时候洗澡,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胃部没有充分的血液,会影响消化。
而饿的时候洗澡更危险,此时血糖降低,洗澡很容易晕厥。
建议大家洗澡最好安排在饭后1-2个小时后进行,每次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另外,体质较差的人和老人冬季洗澡最好选在中午,此时浴室内外温度在一天中最为接近,这样不容易感冒。
8醉酒后不洗澡
喝酒后头面部血管会急剧扩张,如果此时将水淋在头上,血管就会收缩,容易头晕、眼发黑或呕吐。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时期,要特别注意头部保暖,喝完酒后不要到外面吹冷风,更不要马上洗澡洗头,洗完头要及时用吹风机吹干。
9洗澡次数因人而异
身体每天都有新陈代谢产生,从理论上可以天天洗澡,但是,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皮肤油脂分泌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洗澡频率也有所区别,对于婴儿来说,夏天为了防止热痱子,可以每天用温水冲凉,如果有湿疹,应在洗澡后5分钟内使用保湿剂。
对于老人来说,由于本身皮肤就比较干燥,皮脂分泌少,要尽量减少冲凉次数。尤其是干燥的秋天和冬天,2~3天洗1次就行了,而且一般用清水就行,尽量少用沐浴清洁产品。
有些人洗澡时喜欢用力搓,一定要搓出“泥”才觉得干净。其实如果每天洗澡,就没有必要每天都搓澡,否则只会让皮肤受伤甚至老化。
10防摔倒
浴室湿滑,一定要做好防滑功课,备好一双能稳稳走路的拖鞋,最好能在浴室内外各放一块防滑垫。
扶手和座椅也不能少,不论是站立式的沐浴间,还是浴缸区域,都应当安装垂直和平行于地面的扶手,进出沐浴间或者洗澡时多一个支撑点,不容易摔倒。对于不方便站立或久站就会觉得疲劳的人,可以在浴室里放把牢靠的椅子,可以随时坐下休息,甚至坐着洗。
(综合人民日报、健康头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