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7年东莞市委“一号文”聚焦“三大建设”
在高端制造业回流欧美、低端制造分流东南亚的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刻变革之下,对于我国制造业前景的忧虑和深入探讨一直不绝于耳。
作为中国制造的“晴雨表”,以制造业著称的“世界工厂”东莞,未来将往何处,尤被外界关切。去年12月,东莞历史性地提出跨越生产总值万亿元的目标,并强调这是在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基础上的万亿元。
东莞如何在突围中抵达“万亿俱乐部”?作为“跨越生产总值万亿元”的战略抓手,东莞的倍增计划于2月10日浮出水面。当天,东莞市人民政府一号文发布,提出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升东莞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东莞提出,在全市范围内从民营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已上市或已挂牌“新三板”及上市后备企业等四个类别共选取200家企业为试点,支持其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兼并重组、开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业链整合、强化资本运作等集约化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通过3至5年,推动试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
记者还注意到,从2013年以来的东莞市政府每年的“一号文”,均聚焦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上,逐渐探索出东莞从一般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今年的一号文从政策要素、产业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等多个维度作出了20条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干货”。其中,不再增收“土地价款”、鼓励企业原地“倍增”的土地政策,被称“以最大决心和最强力度支持企业倍增发展”。
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制造成本上升、资本边际回报率下降,旧的经济增长动能日渐式微,依靠传统的要素驱动和增量空间来拉动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在规模与效益倍增的背后,实现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在东莞的快速汇集,从而打破对人口红利、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依赖,更令各方期待。
无论风起何方潮涌何处,东莞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岿然不动。
打造东莞的“巨无霸”企业
2016年东莞GDP实现6827.67亿元,增速8.1%,高于同期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成为那个第二个国税收入突破千亿地级市。工业的增长是东莞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东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净增228家,年报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超过5800家;全市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419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东莞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亮眼。
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深圳锤炼了华为等“巨无霸”,佛山、珠海成就了美的、格力等大企业……但受加工贸易产业格局的影响,以“世界工厂”扬名的东莞虽然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却陷入了“繁星满天月亮不多”的尴尬,有“满天星斗”的中小微企业,缺少上述重量级的“月亮”。
企业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设备更新、互联网渗透工业流程……近年来,一些新的转型苗头勾勒出东莞制造从低端向中高端寻路的轨迹,一些优质企业“大浪淘沙”逐渐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东莞目前拥有超过100个行业“单打冠军”。但是以加工制造业起家的这些企业,大多仍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一环进行配套、加工,虽然成长性很好,但规模都不大。
2月10日召开的倍增计划动员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说,制造业是东莞经济的最大的“本钱”。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东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的关键。
在经济新常态下,东莞面临着高端制造回流、低端市场分流等各种挑战,这对于技术创新力不足、长期依赖订单生存的企业面临着融资贵、抗风险能力低、转型难等问题。东莞政府有必要加快企业扶持的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倍增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号文”着墨最多的是如何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动试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在选取200家企业为试点的基础上,将建立“200+N”扶持机制,推动镇街(园区)实施倍增的企业达到1000家。通过集约化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到2021年,全市产业集约化水平有效提升,实现试点倍增、供给提升,全面突破制造业发展瓶颈。
基于以试点引领全局的思路,东莞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和政策大礼包,包括倍增财政政策支持。对原有的和未来出台的普惠性财政扶持政策,翻倍支持;竞争性的财政扶持政策,大幅向试点企业倾斜。
过去政策执行难成为是企业发展“透明的天花板”。东莞上市公司易事特董事长何思模表示,纵然有诸多的政策,企业对政策的不了解,也是白放着。这次有了顶层设计,在软件、硬件、智力支持等对个方面全方位为企业倍增扫清了障碍。“一企一策”、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打通了政府、企业、专家之间的沟通壁垒。
东莞市副市长黄庆辉介绍,东莞推出了“倍增计划政府服务平台”,试点企业可通过该平台直接就企业遇到的问题向政府求助,符合解决范畴的,相应部门将跟进解决,市领导也将通过平台将各部门的跟进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东莞还将邀请交易所专家、股权投资专家、投行专家等组成的顾问专家池而推出的系列配套政策。
突破土地资源瓶颈
土地等资源制约倒逼东莞必须走出一条与传统要素驱动全然不同的集约发展新路径。这也是倍增计划出台的另一个重要背景。
众所周知,“村村冒烟,户户点火”,曾是东莞30多年前开启工业化之时的真实写照。粗放型发展方式表现在土地使用上就是:村村建厂房,到处设开发区,“摊大饼”式地建房……凡此种种,使土地瓶颈迅速成为制约东莞未来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在多年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下,东莞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逼近50%,与深圳水平接近。但东莞的土地产出率仅为深圳的30%,单位建设用地税收贡献仅为深圳的18.5%。
按照国务院总规控制,东莞到2030年的建设规模是1190平方公里,而到了2015年东莞的土地使用面积已达到114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在未来10多年的发展中,仅有50平方公里土地可用。
近年来,广东省下达给东莞市的用地指标每年1万亩左右,但全市建设用地需求每年约2.5万亩,用地指标紧张。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全市60%以上的镇街没有超过500亩的可集中建设地块。
倍增计划从鼓励企业“原地倍增”、建立集约发展用地指标分配机制、创新土地供应、支持总部经济用地、解决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等五个方面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
在今年东莞市两会上,东莞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李福吐槽说,“三旧”改造申报进度非常慢,单位旗下的项目土地证4年都办不下来,一些项目根本就无法动工。连供销社都存在土地问题,其他企业面临的土地问题更是可想而知。
东莞市工商联主席、广东三正集团董事长莫浩棠对土地问题也深有感触。他谈到,容积率匹配等“三旧”改造中的阻碍,让不少企业难以发展壮大,这也为倍增发展添加了难度。
“原地倍增”再次体现了东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通过鼓励企业实施“工改工”,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放宽建筑限高、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等指标的限制。企业未来可以在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无需再交土地价款。这既有利于节约企业的成本,又对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发展空间起着关键的因素。
东莞还将创新性地支持采用“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向试点企业灵活供应产业用地。以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的产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可在租赁环节实施,租赁期满达到合同约定的投资、建设、税收、就业等条件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至试点企业。
“倍增”集聚发展新动能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东莞企业已经通过培育核心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释放出“倍增”的巨大能量。
2月9日,东莞一机器人制造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斯达”)正式在深交所举行上市敲钟仪式。四年前,拓斯达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出机器人控制器,打破了欧美日等国家在这领域的垄断,也使得机器人功能的二次开发和协作变得简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公司每年都保持50%以上复合型增长。
在国内服装行业实体门店备受电子商务冲击的背景下,总部位于凤岗镇的中国最大品牌贴身衣物企业都市丽人却实现了逆市上扬,在全国330多个城市开设了7000多家门店,并正以每年近1000家的速度继续扩张,实现了“逆增长”。
目前都市丽人的市场占有量已达到中国和亚洲第一位。而董事长郑耀南的目标并未止步于此,他提出在未来3年产业链整合的第一阶段,实现主营收入“双百亿”倍增计划。
在郑耀南看来,“倍增计划”有望运用科技与资本的力量,迅速孵化出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从长远看,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快企业新动能的培育,必须加快企业动能接续转换,唯有企业“倍增”的部分、新的动能成为支撑性力量之后,短期稳增长的焦虑和压力才能得到释放。
从字面理解,“倍增计划”旨在实现企业收入和资产等规模指标,以及利润和纳税等效益指标的翻番。在这些指标后面,通过做大企业,实现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在东莞的快速汇集,从而打破对人口红利、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依赖,更令各方期待。
上市三年来,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翻了近10倍,今年更是提出了80亿元的营收目标。目前,易事特拥有两个企业院士工作站,通过国内外引进和培养,聚集了700余人的强大科研队伍,形成了4个核心研发团队,研发总人数占据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另一家莞企永强汽车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收购美国和意大利的特种车制造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消防车品种齐全的整车生产厂。借助国际品牌、工艺技术,永强汽车的规模逐渐增大,年产值达13亿元。在今年的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上,公司开出年薪100万元招徕海外人才引发各方关注。
倍增计划在人才培育、引进人才和留住骨干人才方面下了“苦功”。对试点企业新引进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在原有标准上翻一倍执行,最高补贴达4万元/人。对试点企业技术骨干及中高层管理人员,按年缴纳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80%奖励至个人,并每人每月可获2000元的住房补贴。
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认为,东莞提出进入GDP“万亿俱乐部”是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以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倍增计划”符合东莞城市目前发展的定位,从要素驱动向创新渠道发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业链条,将构建成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平台集聚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倍增计划”要点解读:
亮点一、政策精准扶持
1、倍增财政政策支持。原有的和未来出台的普惠性财政扶持政策,翻倍支持;竞争性的财政扶持政策,大幅向试点企业倾斜。
2、建立需求导向型扶持机制。组建顾问专家池,对试点企业诊断把脉,提供定制化的政策支持。试点企业可通过“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提请市政府商议解决。
3、实施服务包奖励政策。企业购买中介服务等生产经营辅助行为的支出,市财政按实际支付费用的50%给予事后补助。
4、建立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市镇两级领导挂点服务试点企业,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跟踪解决企业政策诉求。
亮点二、加大创新产业扶持力度
5、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对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额达1000万元。
6、提高研发投入力度。5年内争取实现试点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可通过兑现创新券获得研发投入和购买技术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资助50万元。
7、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条。对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项目、自动化改造项目的实施企业,以及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给予资助。
8、强化“互联网+”要素支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试点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加大“两化融合”扶持力度。
亮点三、创新土地要素供给
9、鼓励企业“原地倍增”。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10、建立集约发展用地指标分配机制。统筹每年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20%解决试点企业发展需求。
11、创新土地供应。以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的产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可在租赁环节实施,租赁期满达到合同约定的投资、建设、税收、就业等条件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至试点企业。
12、支持总部经济用地。对用于引进相关产业链合作伙伴或满足发展总部经济需求的,允许试点企业将自有物业升级后进行一定比例的产权分割。
13、解决用地历史遗留问题。针对试点企业的不动产权证补办需求,集中处理协调、简化办事流程、适当放宽条件。
亮点四:鼓励东莞资本扩容上市
14、支持兼并重组。试点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产生的贷款利息等成本,给予事后补助。
15、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发起设立一批产业并购基金,重点支持试点企业实施以控制核心技术、上游资源、销售渠道、价格决定权等为目标的兼并重组行为。
16、鼓励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倍增计划”上市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交易所专家、股权投资专家、投行专家、会计师、律师及证券行业研究员作为试点企业上市顾问。对上市成本核算资助及购买保险产品给予财政支持。
17、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融资租赁支持力度,对试点企业的设备融资租赁贴息项目;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发生坏账损失的,获风险补偿。
亮点五:创新政策留住骨干人才
18、引进优质人才。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允许试点企业享有自评人才入户、自评技能人才的自主权,对试点企业新引进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
19、留住骨干人才。对试点企业技术骨干及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所得税奖励、住房补贴以及人才房等优惠政策。
20、保障教育资源。提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指标,或由政府购买优质民办学校学位,解决试点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
“倍增计划”企业名单:
10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东莞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名单的通报》正式对外公布。公告显示,经过组织申报、形式审查、书面评审、现场审查,遴选出200家试点企业、14家名誉试点企业和228家后备库企业。
公告显示,214家企业实现镇街(园区)全覆盖,企业规模大、中、小型企业,其中营收100亿元的企业有6家,1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35家,2-10亿元的企业有94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占比83.6%。上市后备企业或者上市后备类企业104家,占比达48.6%;内资、外资企业分别为162家、52家,占比分别是75%、25%。
上述企业2016年营收规模高达3674亿元,相较于2015年的2382亿元,整体增长了54%,其中约60%企业分别能在3年内实现倍增,40%的企业认为能在5年内实现倍增,预计到2019年底和2021年底,总体收入规模分别是6918元和8908元。
另外,在此次入选的企业当中,也不乏有资本市场的影子,包括主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如从事园林景观工程的岭南园林在早年就登陆了A股市场,该企业位于东城;又如主营机械手等智能装备的企业拓斯达,该企业在前几年登陆新三板,在今年2月9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在名单里,还有在1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华立股份,该企业从事装饰复合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另外,入围的企业中制造企业占有相当份额,现代化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86家,占比约40%,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54家,占比约25%。
【摄影】孙俊杰
【来源】南方日报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