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究竟盐“多”好还是“少”好?

南方法治报
2017-02-10 14:36
+ 订阅

胡世云

“健康饮食从控制盐的摄入开始。”这个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虽然许多人还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但他们多数还是知道,盐吃太多对身体不好。但是盐吃得少就真的安全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饮食中究竟盐“多”好还是“少”好。

我们吃的盐都从哪儿来?

从来源看,我国居民摄入盐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占82.8%,其次是酱油,占10%,酱类和其他调味品共占7.2%。 

此外,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很多也都是含盐的,比如小苏打常被当发酵粉来做馒头、包子和油条。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其中的“钠”与食盐中的“钠”一样;味精含谷氨酸钠,同样会增加人体“钠”的含量。甚至许多蔬菜也含盐,如空心菜、紫菜、豆芽等。 

而一些如薯片、话梅、瓜子、火腿肠等零食中的食盐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有些高盐食品吃起来不一定咸,缘于这些食品中同时有多种味道存在,比如甜味、酸味,它们往往会盖过咸味。

盐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过食盐咸会伤及血液,导致血液运行滞涩,从而引起包括高血压病在内的诸多疾病的发生。 

研究中发现,每日食盐量不足3克的爱斯基摩人、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极低。相反,日本北海道农民由于习惯于食用大量腌制食品,日均食盐量达26克,其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我国北方人日均食盐量15~20克(平均18克),高血压患病率达21%;我国南方人日均食盐量12~13克,高血压患病率14%。因此,食盐量不同的地区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极大。

盐吃太少也不好

最新一些研究表明,低盐饮食对健康也可能构成威胁。研究显示,与平均的盐摄入量相比,低盐可能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只有患有高血压和高盐摄入量的人,才应该减少饮食中的钠盐。研究建议,在最易受高血压和高盐摄入影响的人群中,有针对性的减少盐摄入,可能比在大多数国家采用一种全民方法来减少盐摄入更为可取。 

然而,中国的现状是平均日摄盐量(12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5克)的2.4倍。《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将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的目标,你做到了吗?

(作者系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编辑 宋世琼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