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万家灯火,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总有一些在外打拼的游子,因为工作需要,在岗位上默默坚守。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厂,就有着这么一群可爱的建设者,为了桥成梦圆之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守海岛,奋战在施工一线。
“这个春节过得很特别”
“我想,部门的前辈比我更需要这个与家人相聚团圆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坚守岗位。”刚大学毕业走上工程技术管理岗位半年多的曾翠林淡淡说道。
春节期间正值岛隧工程最后一次深浅坞蓄水作业,施工任务繁重,风险管控要求极高。在师傅朱成的带领下,曾翠林扛下了白天值班的任务。他每天背着电脑,带上对讲机和救生衣,在现场一呆就是一整天。在检查完预制厂生产线各区域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后,他又跑到深浅坞周边区域,一步一步巡查起来,查看每一个细节部位,认真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并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感觉挺新鲜的,这个春节过得很特别,”问到春节留守的感觉时,曾翠林如此说道,“也很想家,很想爸妈,不过自己做的选择,就要坚持到底。”他还说,值班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收获不小,懂得了担当,学会了苦中作乐,同时也学会了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
“我想再留守一个春节”
春节期间,沉管预制厂各项施工任务紧张有序推进,一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众人眼前。他是杨领战,大家都热情地叫他“老杨”。老杨原是混凝土浇筑班组的班组长,2013年3月来到这里参与沉管预制工作。2016年12月26日,最后一节沉管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班组的大多数弟兄都已回家与家人团聚,但老杨留了下来,继续奋战在施工一线。
除夕前,老杨告假回家一趟,大家以为他春节后才回来,想不到他提前回来了。老杨说,在家的时候他给孙子讲自己参与岛隧工程的故事,不禁想起自己在沉管预制厂一千多个日子里留下的点点滴滴,于是他回来了。“自己在这预制厂工作时间所剩无几了,舍不得,想再留守一个春节。”老杨说道。
从浅坞钢闸门关闭、深坞门关闭、深浅坞蓄水,到E30沉管横移,老杨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完成一项又一项作业任务。他说:“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再在预制厂留下尽量多的足迹。”
2月3日,岛隧工程最后一节沉管横移到位,老杨收拾行囊,离开这个已融入他四年多情感的地方。当天晚上,老杨写下了一首诗:“提枪跃马战阵前,春夏秋冬五六载。严格质量出精品,安全第一当先行。万吨沉管我浇筑,零仃洋里立奇功。一桥飞架连三地,经济腾飞一条龙。大国工匠多奇志,妙笔生花谱今生。”(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