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了新部署,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经济特区,深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改革发展同发力、同推进,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肩负重要使命。
新年伊始,来自深圳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深圳市纪委查办案件数量分别增长40%、99%、19.4%、21.2%。与此同时,经济社会步入持续良性发展轨道,GDP分别增长10.5%、8.8%、8.9%、9%,2016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94万亿元,来源于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超过7900亿元。深圳实践证明,反腐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
“深圳市纪委要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聚焦主业、履职尽责,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助力护航。”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子兴掷地有声。近年来,深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按照中央部署,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思路举措,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为特区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廉洁奉公的良好环境,有力保障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局面。
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助力特区高位过坎
去年5月,深圳市纪委通过官方网站公开曝光了7宗“为官不为”案例,涉案人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处分,怠政懒政、庸碌无为、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项目落实不力等具体问题都被明确列入追责之列。
同一时期,深圳市委通过《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建立由深圳市纪委牵头,组织、监察、审计等部门参与的容错认定协调机制,允许突破常规解决“老大难”问题,鼓励广大干部敢闯敢试、勇于担当、干事创业。规定一出,就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真正为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干部解除了后顾之忧。”不少干部表示,容错纠错规定的出台,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高位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更需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敢闯敢试。”深圳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容错机制非常必要,而容错纠错的基本标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鼓励创新思想和“三个区分”原则。
2016年,深圳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刚性约束,一方面紧盯责任、作风、纪律不放松,旗帜鲜明地反对“为官不为”,严肃查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31起31人;另一方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支持鼓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
深圳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认真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穿石”精神,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保障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深圳鼓励干部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一批事关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重大项目抓紧落地。去年开工建设重大高端项目150个,列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91个,为近年来最多。
深圳市纪委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区放权”、东进战略、“城市管理治理年”等各项工作部署的监督检查,对查违拆违、治水提质、轨道交通、安全隐患整治、重大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重点督办。
一年来,从破解违法建筑难题,实现违法建筑增量“零增长”、存量“负增长”;到打响治水提质攻坚战,力争“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消除黑涝、五年基本达标、八年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亮丽的城市名片”;再到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推动深圳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建设……随着干部作风在真抓实干中实现真转真变,一大批“历史欠账”得以逐步解决,一个个城市“短板”正在补齐,特区发展新的精气神在凝聚。
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反腐压倒性态势
小病常提醒,大病难冒头。2016年9月,深圳连续出台《深圳市谈话提醒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共深圳市纪委、深圳市监察局实施谈话函询暂行办法》两个文件,对苗头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的处理进一步予以规范。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和谈话函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的有效举措。一年来,深圳市各级党组织共开展谈话提醒10028人次,纪检监察机关约谈函询172人次,把监督执纪关口前移,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圳市几套班子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开展谈话提醒。各区、各市直单位、市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和省驻深各单位也积极投入此项工作。“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严肃查处深圳机场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洋案、罗湖区原副区长邹永雄严重违纪违法案……挺纪在前,绝不意味着反腐力度减弱。深圳持续强化纪律审查工作,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2016年,深圳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理信访举报3366件;立案审查916人,增长21.2%,其中局级干部37人、处级干部147人,给予党纪处分725人,移送司法机关72人。
深圳市纪委、市监察局坚持执纪监督、正风反腐,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减存量、遏增量上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2016年是深圳市区级领导班子换届年。换届风气是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检验,。深圳市纪委加强换届纪律,强调“九个严禁”,开展提醒谈话1000余人次;8个市级、34个区级风气监督组,437名来自各行业深圳“严”字当头,前置“警戒线”,念好“紧箍咒”,扎紧“监督网”、各领域的换届风气监督员,对换届风气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构建集信件、电话、网络、短信、微信“五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对违反换届纪律的举报,置顶办理、优先核实、限时办结,最终实现换届工作“零有效投诉、零群众上访、零干部违纪”。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切实整治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干部作风不过硬,尤其是为官不为、敷衍塞责,就会贻误经济发展良机。
2016年8月,深圳市纪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廉洁深圳”开通,其中反“四风”随手拍这一创新功能成为亮点,市民遇到“四风”方面的问题,用手机拍下来,进入“廉洁深圳”就可以进行一站式举报。
一直以来,深圳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构建长效机制,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深圳锲而不舍纠正“四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着力整治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
2016年中秋、国庆前夕,深圳市纪委通报七起典型案例。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原局长王琦违规收受礼品礼金4.9万元,布吉街道党工委原副书记、办事处原常务副主任李劲松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赠送越野车,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督导处原调研员王觉民违规打高尔夫球等“四风”问题案例,在全市干部心中敲响警钟。
数据显示,2016来,深圳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案件53起6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0人,通报曝光案例18起。开展明察暗访139次,发现和处理“隐形四风”等问题57个,并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整改。
特别是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腐败,深圳以强化基层治理专项工作为契机,严惩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重点发现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社区“三资”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存在的违纪问题,把从严治党的压力层层传导到基层。2016年,深圳市共排查出基层党员干部违纪线索2512件。
持续推进标本兼治,释放改革创新活力
2016年12月26日,全省推进“廉洁示范区”建设长效机制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伊始,省纪委关于“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构建‘廉洁示范区’”的要求也正式部署。作为“廉洁示范区”组成部分之一,前海蛇口自贸区依托前海廉政监督局“五位一体”监督体制,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一年来,深圳加快建立高效管用的廉洁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一年一个样”的新变化。
以深化改革推进标本兼治,打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深圳坚持“办案巡察开路,防控及时跟进”,将遵循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增添深圳经济创新发展新优势。以深圳市科创委系列腐败案为例,通过该案查办,深圳推动科技资金分配方式改革,由无偿直接拨付向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扶持方式转变,并引入市场力量,以每年数十亿的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推动了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1%,占比相当于世界第二的韩国的水平。去年以来,深圳还深入剖析市水务系统系列腐败案,推动完善水务工程建管体制机制。
深圳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推进制度创新和重点领域改革。运用特区立法权优势,研究起草《深圳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从法律层面为反腐败工作提供助力,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防止利益冲突、促进社会诚信廉洁为重点,提出九个方面创新性措施。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综合监管,推动各区建成集体资产管理、集体资产交易、财务实时在线监管和出国(境)证照管理“四个平台”,实行应录尽录、应管尽管。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改革。探索反贿赂管理体系标准化试点、地税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大鹏新区“留痕计划”等创新工作。各种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对权力时时事事实施监督,成为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一条条警戒线。
同时,深圳坚持深化和拓展党内监督工作。2016年上半年,深圳完成对罗湖、坪山、龙华3个区和市发改委、市水务局的首轮巡察,梳理问题线索95条,提出整改建议57条,给予党政纪处分11人。在此基础上,11月中旬,深圳启动新一轮巡察,市委5个巡察组分别进驻市规划国土委、市人居环境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城管局、市医管中心、深圳水务集团党组(党委)等6个单位,紧盯被巡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紧抓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
随着巡察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党内监督实现常态化,对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也更加规范和严格。一年多来,深圳陆续完善和实施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联审,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管等各类监督机制。严格考评问责,开展市、区、街道三级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全市共有5个领导班子、2名领导干部被追究主体责任,1名领导干部被追究监督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常抓不懈,以全面从严治党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为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四个自信”践行者,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相关数据】
数读廉洁深圳
2013年至2016年深圳市纪委查办案件数量分别增长40%、99%、19.4%、21.2%。与此同时,经济社会步入持续良性发展轨道,GDP分别增长10.5%、8.8%、8.9%、9%,2016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94万亿元,来源于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超过7900亿元。
2016年:
深圳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理信访举报3366件,立案审查916人,增长21.2%,其中局级干部37人、处级干部147人,给予党纪处分725人,移送司法机关72人。
深圳市各级党组织供开展谈话提醒10028人次,纪检监察机关约谈函询172人次。
深圳市区级领导班子换届年,深圳开展提醒谈话1000余人次;8个市级换届风气监督组,34个区级监督组,437名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换届风气监督员,对换届风气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
深圳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案件53起6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0人,通报曝光案例18起。开展明察暗访139次,发现和处理“隐形四风”等问题57个,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整改。
深圳市共排查出基层党员干部违纪线索2512件
深圳开展市、区、街道三级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全市共有5个领导班子、2名领导干部被追究主体责任,1名领导干部被追究监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