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要注意!粥越稠血糖升越快

名医说健康 2017-02-09 00:50

对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像米粥这类淀粉含量较多、升糖指数较高的食品,其实不宜多喝、常喝。大米、小米这类粮食,煮的时间愈长,做出的粥就愈黏稠,正是淀粉糊化的过程。

粥愈黏稠食用者血糖升的愈快

淀粉在人体中可转化成糖,糊化作用会破坏淀粉的包膜,让糖分变成分子更小的能量物质,让人体更易吸收。加热时间愈长,这种作用就愈彻底,进食后愈能广泛与消化液接触而被吸收。吃粥比吃饭的血糖升得快,粥愈黏稠,食用者血糖升得愈快。

而且,粥和干饭含水量不同,分别为半流和固体状态,粥因此在胃内停留时间短,进入小肠快,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粥自然比乾饭更容易消化,血糖浓度自然更快出现高峰。

粥中放豆子恐对糖尿病患雪上加霜

另外,粥中放豆子,如绿豆,可能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让血糖飆升得更厉害。很多人喝绿豆汤虽未必加糖,但绿豆本身含丰富的淀粉,一碗绿豆相当半碗饭,所以即使没加糖,淀粉也会迅速转化成糖分,仍会推高血糖浓度。

同等重量的同种米,不管做粥还是做饭,在完全消化吸收之后,最终形成血糖的量应该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米粥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而已(尤其在餐后两小时内)。

糖尿病饮食调理的原则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控制血糖的升高速度,对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可见,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长期大量喝粥,陆游这位糖尿病老患者恰恰在此处犯了大忌而「执迷不悟」。

慢性血糖侵袭会对器官有不可逆的伤害

试想一下,他虽有多种较为科学的养生办法并持之以恒,但体内血糖浓度变化一直控制欠佳,这种慢性血糖侵袭的毒性过程,对眼睛、肾脏、心脏器官等都能构成不可逆的伤害,他的晚年恐怕也是百病缠身,未必真正潇洒自在。

如果不嗜粥,糖尿病老病号陆游或许能活过九十岁呢!不过,瑕不掩瑜,我们也不能用现代的科学知识苛求古人,陆游的摄生之道,可取之处仍然很多。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