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悬念,武亦姝夺冠了!看看别人家的学校是怎么学习古诗词的?

上学了  2017-02-09 00:45

这个春节,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最火的女孩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也引发了很多讨论:《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武亦姝,语文老师却担忧了……

而在昨天播出的总决赛里,武亦姝最终成功登顶。

没看节目的小伙伴可以戳视频↓

而除了16岁的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16岁的上海中学女生姜闻页,13岁的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三个上海小囡的诗词修养轮番刷爆朋友圈,也着实让大家对魔都上海的文采风流有了新认识。

怎样的教育,能够培养出这些让人惊艳的“古诗词网红”?

姜闻页:“理科女”也爱诗

上海中学高二学生姜闻页连续两次冲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百人团,亮相挑战赛。这位16岁的花季少女带着自信的微笑,气质沉着地登上舞台,在诗词储备量上不输旁人。在紧张的答题挑战中,她始终保持冷静淡定,令人印象深刻。

董卿说:“她能不动声色 让你血脉偾张。”

“自小读了很多书,到了高二难免学业紧张,但依然学有余力,因为发自内心地喜爱中国古诗词,所以我来到这个舞台上。”姜闻页说。在学校里,姜闻页有个绰号,同学们都称她“姜神”——不仅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好,在旁人看来,她还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

学习效率高,做事手脚快,是姜闻页的一大特点。她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因为课堂效率高,完成作业和预复习速度快,她有大量的时间参与课外学习和阅读。

姜闻页从小就读于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对古诗词,自小就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朗读、背诵名诗名句。逢年过节,她都会做诗一首。原先,妈妈发现她的语言特长,希望她从事古诗文方面的工作,但姜闻页有自己的想法。“古诗文更是一种业余生活的调剂,而理科专业则是未来打算付诸工作实践的探索。”面对小升初,她并没有接受妈妈的建议,而是坚持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初中——上海华育中学;面对中考,父母的建议与她向左,父母尊重她的选择,遵循个人的志趣进入上海中学。

在班主任顾老师看来,她是一名全科发展的学生,文科、理科都擅长。“文科和理科绝不是对立的,完全可以齐头并进,在生活中将两者平衡好。”初中时,她赢得了华罗庚金杯赛全国一等奖、美国数学竞赛AMC8全球“前1%”以及多项奥数比赛的全国一、二等奖;在文科方面,她毫不逊色,收获了上海市古诗文创作大赛二等奖、现代文大赛一等奖、古诗文阅读大赛二等奖、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徐汇区一等奖等。

面对上海新高考,今年高二的姜闻页选择的+3学科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她自认为是一名理科生,可她的作文也同样优秀,一直被学校作为作文范文公开学习。

面对明年的高考,学业忙碌了,但在古诗词阅读上,她依然保证挤出碎片时间,每天课间和睡前几分钟,读几首小诗。曹植诗集、苏轼词集、王维诗集等名家诗集和诗词理论,都是她所钟爱的。

在诗词大会上,她在第1场以22道题、101秒冲入挑战者,在第2场以答满9道题的挑战者亮相,但因总分不敌、遗憾下场。在今晚的第9场比赛上,她二度返场。姜闻页说,用实际行动传播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交到各行业志同道合的朋友,个人的QQ空间也被广为关注,参加诗词大会的收获远比想象得多。

上海中学一向以理科见长,这位文理兼收的女孩,缘何能两度登台?在上海中学高二年级组组长、语文老师樊新强看来,学校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上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机制。课程设计上,学校在周二、周五开设了大量的人文类选修课程,实施全走班教学;课堂教学上,语文课在完成统编教材的教学任务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作品。

学校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合作,将一流的教授请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指导。其中尤具特色的是与复旦大学合作的“学术兴趣及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每周二、四和日,复旦的“大咖”教授走进上中,或作大讲座,或开微课程,或专题辅导,姜闻页就是这项计划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侯尤雯:别人补奥数,我补古诗文

13岁的闵行区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从没参加过奥数培训,此次被选拔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上海唯一一名初中生。她在3日举行的第六场百人团比赛中以119秒答对27题,获得第一名。

她也是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

以如此小的年龄有如此惊艳表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童子功”——据报道,她从2岁多就开始学习唐诗三百首。在独生子女成长特别是“00后”的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普及,这一代父母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迅速增加。

即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家长们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意识也空前高涨。当然,更多家长是从小送孩子上奥数、英语等等培训班。但侯尤雯的父母一直坚持,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个人兴趣。“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哪怕学奥数,心里也会有抵触。”懂得尊重孩子兴趣并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的父母是不容易的,因为在这样一个教育功利化的时代,尊重了孩子的兴趣,有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当然,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功利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问题催生了改革,中国教育因此开始了大量改革。特别是在教育资源丰富的上海,更是早就开始了教育改革的探索。以侯尤雯以前就读的闵行实验小学为例,由于是公办小学,学校布置的作业少,学生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按照兴趣选择参与喜欢的活动,而学校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兴趣学习环境。

当酷爱古诗文的侯尤雯来到文来中学后,她可以在新的环境下发展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因为升学考试的重压埋没了自己的兴趣。文来中学为学生自编传统文化教材,开设多门自主拓展课程,组建学生古诗文学习社团。这使得像侯尤雯这类对古诗文有强烈兴趣的学生,有了进一步成长的良好条件。侯尤雯因此进入了学校的古诗文竞赛队,与其他有着同样兴趣的同学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像这样的学校,在上海还有很多。

虽然侯尤雯的父母并非文学专业出身,但他们非常注重对女儿传统文化的熏陶,还为女儿专门请了一位古诗文老师,每周两小时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研读古诗文。可见,获得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闵行区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只是这种长期教育的自然结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是侯尤雯成为“古诗词网红”的重要原因。

武亦姝:纯粹因为“喜欢”

在昨晚播出的节目中,武亦姝不仅在挑战赛获得全场最高分,而且以其稳定的临场发挥最终夺魁。据估计,武亦姝的诗词量可能超过2000首。

来看看她初二时写的作文:

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呢!

用武亦姝自己的话说,纯粹是因为“喜欢”。因为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如何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如何为孩子发展兴趣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这对于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来说,都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当更多的孩子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去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当孩子们真正以兴趣来学习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传统就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无一例外,三位才女都是从小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她们身上也也都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教育和父母的熏陶在她们成长的道路上也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武亦姝所在的中学,有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 过去在很多学生眼里,黄荣华并不讨人喜欢,是个“坏人”。因为,他所在的教研组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量,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他给高一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就有“ 学习《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第二学期)‘第三编’、学习‘《文心雕龙》学习一:文学产生’”等。开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考试,30分的内容,全部来自这些自编教材。

每年都有学生来找他理论,甚至有学生连续5次来找他理论,“凭什么让我们背那么多的古诗文”?

黄荣华说——

身为中国人,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而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一个年级中,真正喜欢语文的学生大约占30%,而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又只占其中的30%。

“不同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不同,但身为一名中国的高中生,应该接受并且能够欣赏古诗文。”黄荣华坦陈,学生之所以会认为背诵古诗文那么痛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不同,阅读、记忆与自己的生活脱节的作品是很困难的。

更重要的是,很多孩子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并没有经历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我让他们现在背诵那么多的古诗文,是希望他们未来的某一天也能够回想起自己曾经学过的这些内容,并且能够欣赏它。”

一位毕业多年的复旦附中校友被问及高中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回忆是什么,她脱口而出:“读了三年《论语》、《古文观止》、《诗经》、《楚辞》和《声律启蒙》!”

现在,学校又多了两部校本教材《中国人》、《中华古诗文阅读》。据黄荣华介绍,这是学校花费十余年探索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成果。

“‘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黄荣华说,目前在复旦附中,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三类,即以六册《中华古诗文阅读》为教材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他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30%的优秀学生学习此教材70%的内容,

30%的合格学生学习50%的内容,

30%的普通学生学习30%的内容,

10%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

此外,在学生每次的假期作业中,还有拓展性古诗文自学内容,若完成得好,将获得学校的评比奖励。

黄荣华说,“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

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

他感慨道:“我意识到自己所教的并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我的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儒家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儒家的理想人’,甚至在行动中成长为这样的人。”

决赛诗词集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张祜《集灵台·其二》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李白《江上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春日》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无名氏《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李白《月下独酌》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黄庭坚《寄黄几复》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二首》

图文 值班 编辑/芳庭

(综合上海升学、上观新闻、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