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京东商城,搜索利柯牛仔裤,马上弹出几百条印着“LERK”标志的网购图,标价在200元至1000元之间,以男性牛仔裤为主。
与别的牛仔裤不一样的是,“LERK”是功能性牛仔裤,是专为驾驶员设计的高能服装。目前,在河源市场,还买不到“LERK”(利柯)牛仔裤,但在不久的将来,“LERK”牛仔裤极有可能进驻河源。理由是,“LERK”牛仔裤的创始人出生在河源,是地道的河源客家人,名叫罗冠军。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在很多人眼中,如今的罗冠军已是成功人士,但罗冠军并不自负,他非常清楚,所有“冠军”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奋斗之路。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如果不努力拼搏,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时刻都面临淘汰,回到“零点”。
16岁只身一人闯荡广州
1996年,初中毕业的罗冠军,只身一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广州,开始艰辛的打工生涯。
16岁的年纪,外出务工挣钱养家,是许多贫困家庭孩子的无奈选择。
罗冠军出身寒门,家中三兄妹,一个哥,一个妹,祖辈靠种田为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懂事的罗冠军在16岁那年放弃学业,来到离家近的广州务工。
幸运的罗冠军,到广州后很快找到了第一个东家,即一家香港纺织品公司。既没高学历又没一技之长的他,被公司安排在后勤部门,负责跑腿工作。
“只要有口饭吃,做什么都可以。”罗冠军笑着谈起了他的打工经历。当时进公司,压根儿不敢挑岗位、谈工资,他说,只要有公司肯录用,已经万分感激了。
打杂的工作比罗冠军想象的要辛苦许多。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干着公司最底层的工作,拿着员工中最低的工资。尽管如此,罗冠军任劳任怨。
罗冠军任劳任怨的工作干劲以及勤奋好学的精神,被公司老板看中,从打杂员的身份变为销售主管,负责整个公司的销售工作。
罗冠军工作的公司主要生产西服面料,市场竞争激烈。2000年左右,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出现危机。看不到发展前景的老板,果断转向其他行业,将公司管理权交到罗冠军手中。
罗冠军的身份再次发生转变,成为公司实际的老板,打理整个公司。为了不辜负老板的信任,罗冠军顶着压力,全心全意投入公司运营中。短短两年时间,公司不仅度过了危机,得到了稳定发展,而且实现了赢利。
正当罗冠军憧憬未来时,公司老板的一个决定,结束了他的打工生涯。
危机中求商机,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2003年,在公司老板的鼓励与支持下,罗冠军辞职在广州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纺织贸易公司,开启创业之路。
罗冠军的决定,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在6年的务工经历中,罗冠军对整个纺织行业了如指掌,从原料生产到销售,再到整个市场发展趋势,他都看得非常清楚。同时,6年里他积累了许多人脉。这些都为他开启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创业的勇气与信心。
公司成立之初,因资金有限,罗冠军以每平方米80元的价格,在广州租了一个17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公司办公用地,并招聘了六七名员工。
因为熟悉纺织业,再加上又有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罗冠军选择做他的老本行,为客户提供服装原料。正当罗冠军信心十足、准备大展宏图之时,遭遇了一场令全国人民都闻之色变的事件——“非典”。
2003年,“非典”暴发,许多人不敢出门,更别说提着公文包到处拉业务了。
面对“非典”,罗冠军不是不怕,可他没有退路。公司每个月要支付租金1万多元,每个员工工资3000多元。如果接不到订单,公司就无法运转,面临倒闭。
当时的市场状况是,许多企业关门暂停营业,广东服装市场非常不景气。要找订单,只能走出广东。
无奈之下,罗冠军冒着随时被传染的危险,一个人外出跑市场。当年,罗冠军跑了10多个省市,多次到过江苏、浙江、北京、南京等地拉业务。一个月有10多天在外头跑,家都没回过。
罗冠军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他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见到他的人都战战兢兢。只要他从别人公司一出来,该公司就马上进行全面消毒。理由是,罗冠军来自“非典”重灾区——广东。
罗冠军并不气馁,仍然一家一家企业去拜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罗冠军终于“敲开”了一家客户的大门。
这个客户是南京市的一家大型服装公司,有自己的纺织厂,当时正需要大量的服装原料。罗冠军成功拿到第一个订单,收到近500万元的订金。
罗冠军说:“2003年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年,庆幸自己挺过去了。”因为罗冠军的不懈努力,公司渡过了难关,当年实现了300万元的赢利,罗冠军也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创立LERK牛仔裤品牌
2004年,因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罗冠军的贸易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趋势,转型升级已成必然。
2004年下半年,罗冠军扩招了100多名工人和10多名管理人才,开办了帕亚罗制衣厂,专为客户生产品牌服装,即所谓的“贴牌”公司,由客户提供服装款式,罗冠军的制衣厂负责生产。
由于当时整个广东服装市场发展迅猛,罗冠军的制衣厂成立第一年,就有接不完的订单,销售额达到公司最高峰,2004至2005年间,每年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这一惊人数字,大大出乎罗冠军的意料。
惊喜往往是短暂的。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广东许多企业深受影响,罗冠军的帕亚罗制衣厂也在其中。
艰难熬过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开始转型升级,罗冠军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罗冠军筹备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罗冠军说,他从事了十几年的服装成品制作工作,为很多国内外高端品牌代工,深知国际上对服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打造高标准国产牛仔裤品牌,一直是他的梦想。
2012年,罗冠军开始筹备自己的品牌——利柯牛仔。从筹备到正式上市前,罗冠军到日本、欧洲、韩国等地学习考察,做了大量的国内外市场调研,对面料、裁剪技术进行研发、测试,在原有传统的牛仔裤制作上进行创新、改良,加入科技理念,单是剪裁和配件外观就拿下不少专利。
《庄子》云:技进乎道。“技”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坚持。文化映中华,最美是传承。罗冠军说,利柯牛仔愿做这个传承者。
利柯牛仔投产后,罗冠军没有急于推向市场,而是不断对设计裁剪技术进行调整,并且优化面料。由于利柯牛仔主要针对驾驶者,所以利柯牛仔设计者还聆听了众多汽车驾驶者的切身感受,在传统牛仔裤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大胆革新——立体裁剪符合人体功学,根据驾驶过程中操作界面结构、驾驶者的个人身体因素以及着装的舒适度、体验感,细节极致且时尚感强,是一款专为驾驶员设计的高能服装。
目前,利柯牛仔还处于品牌推广期,可以在京东商城等平台购买。罗冠军说,明后两年,利柯牛仔将全面推向市场。
罗冠军说:“利柯牛仔作为一个新的品牌,要让消费者认识、认可,必定要走一段艰难的旅程。利柯人不求瞬间崛起,但求稳步发展,传承匠心精神,做有故事、有文化底蕴的品牌。”
“LERK”迟早会进驻河源
在许多人眼中,罗冠军是一位非常好学的企业家。
罗冠军说,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为此,罗冠军组织公司管理人员,专门到北京学习系统化管理知识。经过培训后,公司马上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4套管理系统,实现了从研发到销售再到市场的无缝对接,员工从300多人精减到190多人,大大规避了企业风险。
罗冠军不仅懂得如何经营企业,更懂得如何感恩他人。
2003年,罗冠军成立第一家公司时,因为资金有限,他向一个朋友借了25万元。公司第一年赢利后,罗冠军以95万元的投资回报,感谢这位朋友在关键时刻帮了他一把。
同样,在罗冠军心中,他永远都会铭记一个人——他人生的第一个“东家”。罗冠军说:“第一家公司老板既是我人生成长的老师,更是我的贵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罗冠军。”
有着感恩之心的罗冠军,更是心系着家乡。罗冠军说,近年来河源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许多外出乡贤回乡投资,支持家乡发展。为此,他也想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6年初,罗冠军特意回家乡考察,计划将利柯牛仔进驻市区一大型商场。但经过实地考察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后,发现利柯牛仔进驻河源市场目前尚不成熟。
罗冠军说,尽管如此,利柯牛仔进驻河源是迟早的事,未来,河源服装市场一定能看到利柯牛仔的身影。
人物档案
罗冠军,男,1979年生,源城区埔前镇高围村人。经过10多年打拼,罗冠军已拥有3家公司,其中公司旗下的“LERK”品牌牛仔裤远销国内外,在业界知名度不断提升。
创业感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于企业而言,“工匠精神”尤为重要。企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具备实力,不仅要有资金、技术上的实力,更要有一种“灵魂”实力,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祝福家乡
河源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特别适合发展旅游和健康生态养生产业。我所在的家乡埔前镇正在打造和发展生态旅游小镇,这个思路非常好。期待家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建设的健康旅游生态养生产业越来越兴旺,让家乡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
公司简介
成立于2004年的广州威尚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服装成品制作生产公司,年产值约8000万至1亿元,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目前,公司自创的品牌服装——“LERK”牛仔裤销往全国各地。虽然“LERK”牛仔裤品牌还处于起步期,但发展前景良好。
人物对话
河源日报:根据你的观察,河源的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机遇?
罗冠军:我认为,河源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发展快速提升,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兴起。近年来,河源借力国家、省的政策红利、机遇,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河源日报:对河源下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罗冠军:与之前相比,河源的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为企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除了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外,还应该引进更多更强的优质企业,让前来投资的企业家看到河源发展潜力。
河源日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现在的年轻人创业,你有什么建议?
罗冠军:弘扬“工匠精神”永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