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揾工途径多,也要当心陷阱!有大学生被骗了近70万元

南方+ 记者 2017-02-07 18:00

春节假期刚过,一年一度的招工潮拉开了序幕,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打着“招工”的幌子骗取钱财,网络因其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但也因信息良莠不齐而暗藏陷阱。日前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的36种常见诈骗手法中,就有打着“招聘”的幌子诈骗钱财的手法。

网络招聘常见的陷阱有哪些?当事人受骗后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一些网络骗子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网络求职者要提高安全意识,认真鉴别招聘单位的真伪,不要被诱人的薪水待遇所迷惑,更不要轻易向招工者提供的账号汇钱。

手机APP找工 女大学生寻兼职落陷阱

手机APP找兼职,加微信,交押金、保证金、审核费……深圳市反信息诈骗中心日前就公布了一起案例,一位女大学生在用APP求职过程中,一步步落入了犯罪分子的陷阱。该案例中,小陈是一名18岁的大一在读女学生,利用手机APP寻找兼职机会,没多久就收到一条信息,称急招客服、打字员,同时需要应聘者加微信号。小陈加了对方提供的微信,随后被告知可以选择打字员、淘宝客服、影评人、APP试玩专员、微商客服、YY游戏挂机等不同的岗位。小陈选择了做打字员。打字员有三种职员,薪资不尽相同,所需缴纳的押金也不同——高级的199元、至尊级的299元、神级的399元。几经权衡,小陈选择了神级职员,也即做7天要缴纳保证金299元,通过支付宝转账。

对方先让小陈在手机上下载并注册了一款名叫“多玩约战”的软件,之后加对方为好友。接下来,又称需要下载YY,让其在YY一个频道里面受领任务。随后,小陈频繁地接到对方的任务要求:先是被告知需要交500元领取工号,接着又被要求添加培训主管的YY,并交700元的审核备案费,随后还被要求加另一个YY号办理退款事宜……

接连不断的要求让小陈感到厌烦,在完成各项转账要求后,对方却不见踪影,这时的小陈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将近1300元。

大学毕业生兼职刷信誉被骗近70万元

只需会上网,时间自由安排,只要在网上商城刷信誉,就可以日入200到500元——看到这样一个兼职信息,你是否会心动?当心,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公安部刑侦局公布的常见诈骗手法中,就谈及这样一个兼职刷信誉的受骗案例。

秋季招聘季,刚从大学毕业的小龚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兼职信息,要求很简单,只要会上网即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一天有200至500元的收益。一心想着赚点外快的小龚,试着加了微博上发的QQ,并按照要求填写了客服所提供的表格。

原来,这份兼职的内容是网上商城刷信誉,也就是说,兼职人员通过客服发送的指定链接,按照要求在商城购买商品,付款之后,商城并不会真的把货物发出,而是将货款跟佣金返还给兼职人员。练手时,小龚在网上商城拍了一只包,支付120元,很快自己银行卡里就收到了125元钱,轻轻松松便赚到了5元钱。

尝到甜头的小龚开始了正式刷单,但购买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游戏点卡。刷完第一单,小龚发现货款并没有像练手时那样打回到自己银行卡上。她警惕地赶紧询问客服。客服解释,要刷完10单才能将本金跟佣金一并返还。刷到第9单时,小龚发现,这笔订单的金额突然由600元增加到了1800元。她又有点疑心,客服解释,单子的链接都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只要按要求操作就行了。

就这样,小龚按要求支付了很多单,但迟迟没有收到汇款信息。这时的小龚几乎已经刷单红了眼,按照客服的要求多次操作付款,直到下午4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将近70万元,又急又气的她赶紧报了警。

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告诉记者,在类似上述的案例中,一些毕业生、在校生原想通过兼职赚取外快的方式,让自己尽快经济独立、摆脱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却因涉世未深、没能仔细鉴别招工真伪而落入陷阱,甚至连父母的钱财也搭了进去。

“名企”高薪招聘 面试收取培训费后玩“失踪”

“本来想找一份更加适合的工作,没想到新工作没了着落反而被骗,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90后的小张去年刚毕业,不久前接到了韶关的一个电话,不料却落入了骗子的陷阱。

一名自称是台X电招聘人员的男子致电小张,称公司欲在苏州开设分公司,希望高薪招聘管理人员,在网上浏览到小张的简历觉得非常合适,希望小张来面试。小张接到电话后高兴不已,每月收入过万还包吃住,怎么也应该试一试,于是立刻和男子沟通确认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小张到了苏州后被告知,面试他的文经理将在另一处等他,让小张先交1000元饭费、500元押金还有200元的行李费,求职心切的小张交了钱、填写完表格后迅速前往下一个地点,却被告知时间太晚了,让他先自己住下第二天再面试。

第二天一早,小张就电话联系文经理,文经理称需要再进行一个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后统一考试,前提是交1000元培训费。小张按照要求,将1000元转账给了指定账户,再给文经理打电话,却再也打不通,这才发现被骗。

●招聘诈骗手法不完全盘点

手法一:求职面试“见面交费”

犯罪分子利用网上的求职者信息,群发信息或电话进行高薪诱惑,一旦有人上当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便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等各种名目向应聘者收款,应聘者交款后,招聘者便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不见踪影。

手法二:“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手法三:吹嘘有关系要求钱财疏通

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但是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手法四:招兼职“刷信誉”诈骗

网上常可看到一些招所谓“刷信誉”兼职的帖子,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如果你按帖子上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会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介绍的工作可能是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当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等等。事实上,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根本不会到账。

●省反电信诈骗中心提醒:

求职者在求职时应在正规招聘平台寻找岗位,不轻信小广告;确定应聘单位后,在企业工商信息网查询该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包括其注册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如果无法查到或者相关内容与招聘信息存在不符,应提高警惕。面试时需要注意面试地的环境,如果不在公司面试,而是在临时租用的场地、咖啡厅等地时,要格外注意。任何以各种项目要求缴纳费用的行为,都极有可能属于诈骗。

“刷信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欺骗行为,这类兼职工作往往存在猫腻,不法分子在发布虚假信息时,一定会提到“高回报”“收益快”等诱惑性字眼,一开始还会采取返还本金甚至支付佣金的方式,而这只是为了诱惑求职者投入更多的钱,切勿被迷惑。

有些网站存在诸多漏洞,安全系数也比较低,容易被恶意攻击者利用进行网页挂马,并植入恶意木马程序。一旦求职者访问了被挂马的招聘网站,就会受到恶意木马的入侵感染而受到远程控制,最终导致计算机用户系统中重要数据文件被窃取、网上银行和网上交易系统的账户和密码等私密信息丢失。求职者在网上求职过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识。

如果遭遇了网络招聘诈骗,建议注意留存招聘方信息,包括电话沟通的记录、微信沟通的记录等,注意保存证据;同时及时报警。如果掌握了企业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就相关问题向工商部门举报。

【记者】吴珂 洪奕宜

【校对】梁永忠

编辑 李珩丹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