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埋头自习也能引来8000人围观?盘点那些奇葩的直播

南方都市报 2017-02-07 08:33

自由撰稿人如何治疗自己的拖延症?大学生如何抵挡玩手机开小差的诱惑,专心学业?真的只能全凭意志力么?未必,也许可以求助于直播呢?写稿没人催,自习没人监督,可以开个直播,用观众的目光强迫自己!有人不仅想到还做到了。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直播等同于美女网红、唱歌聊天游戏喊麦,但不可否认直播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用户的奇思妙想下,直播差点被“玩坏”了:直播写稿、直播写代码、直播学习、直播说书、直播日常……来看看,这里有你还没注意到的小众直播世界。

自由撰稿人直播写稿

“虽然没有观众,可还是有压力”

豆瓣网友“柠檬”今年刚大学毕业,打算转专业出国,因为想要学临床心理咨询,于是在享受间隔年(Gapyear)的同时还给两三个自媒体供稿,主要方向是抑郁症科普之类。虽然时间很自由,但写稿这事,谁都难以摆脱一个大敌:拖延。

柠檬告诉南都记者,有本书名字叫Thewarofart,里面讲到,当你预期一件事情比较好地完成,就仿佛已经完成了一样。工作在想象中完成,实际会引起严重拖延。

柠檬笑称,自媒体供稿时间上没那么死板,编辑和她并非上下级关系,更让她少了真切的压迫感。“今日事今日毕”,在写稿上发过的誓只是说说而已,总是莫名其妙地一天天荒废过去。之前拖不下去的时候,柠檬会选择主动找人来监督自己;老是麻烦别人不太好,这次她想换个方式。

1月初的某个深夜,柠檬不声不响注册了斗鱼,由围观他人变成可能被他人围观,她开始了另类的直播内容:写稿。说起这个奇妙的想法,柠檬认为不过是脑海中随机产生的,她对南都记者做了个类比:上学时如果和同学一起复习,你就不好意思刷豆瓣、玩游戏了。

柠檬称,在平台注册后,凌晨1时左右,开了直播间,默默写稿,“观众可以看到的只是我的电脑屏幕,柠檬在码字赶稿,果然没有人看,不过还是担心有观众”。大约两个小时后,柠檬的稿子终于写完。

直播结束第二天,柠檬在豆瓣上说:“尽管没有人观看,但总有一种担心被看到摸鱼现场的紧迫感,效率前所未有的高”。豆瓣网友看到柠檬这条状态纷纷回复:“被启发了,决定直播背单词”;“那我就直播备考公务员”;“认识的一个学漫画的哥们,也在申请直播画漫画,听说这样就不会拖延不画了”。

与直播写稿相似,南都记者发现在熊猫、斗鱼等直播平台上也有“程序猿”直播写代码,有学生直播复习背书,有人直播做工程结算,有人直播日常宅生活,当然大多观众寥寥无几,不过也许直播者乐在其中。

她直播自习8000粉丝围观

“我真的是B站自习第一人”

在知名视频弹幕网站B站上,直播类内容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每晚B站最热的直播从“唱见舞见”类到各种电子竞技、单机联机、网络游戏再到御宅文化里的ASMR直播不一而足。正在江苏上大学的女生Harry偏偏不太关心这些,因为从一两个月前她已经迷上了主播Nicole。这个主播直播的内容有点奇怪,她的直播间叫“泥垢自习室”,宣传语也是迷之特别:“据说点进来的人都成了学霸”。Nicole的自我介绍是“B站自习直播第一人”,她的粉丝已经超过8000人。

那么,Nicole的直播有何特别呢?某个凌晨,南都记者点进她的直播间,观看人数有百人左右,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台电脑、一只手表和一些学习资料,一个神秘(不露脸)女子在安静地做笔记、查资料。

难以想象,Nicole的自习直播受到很多人喜爱,她也因此聚集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小伙伴,虽然分散世界各地,但他们最爱的还是学习。不仅有直播间,Nicole还建了学习交流群,一个群人已满,另一个还在加。

这位神奇的女生半开玩笑地对记者强调“我真的是B站自习第一人,开创了自习流派”,因为她发现在她之后迅速出现了不少模仿者。现在德国法兰克福读书的她,于2016年6月26日正式开播自习。讲起开直播的动机,Nicole说其实当时有个不太单纯的理由:因为和某位同学发生了点不愉快,而对方又特别以他的游戏直播为傲,就想自己也开一个,把对方“怼”下去。本来想过直播音乐游戏,但后来觉得还是要学习,“不能玩物丧志”,索性就直播学习吧。万万没想到,播了一天发现玩手机开小差的时间真的有所减少,从此一发不可收。

Nicole告诉记者,现在基本每天会直播,国外自习室桌子很大,一人一桌,也不会影响他人。直播设备也很简单,一台手机/iPad就可以搞定。因为时差问题,自己晚上直播时国内就是凌晨时分。一开始没想到让直播间规模变大,观众如果喜欢就看,不喜欢就走。最初直播时只有十几个人看,渐渐地,她发现有不少小伙伴留了下来。随后的时间里,观众稳定增长,最多时有300多人同时观看,有国内的也有海外党,有初中高中生也有大学生研究生。

Nicole称,不少观众会鼓励她,觉得她非常正能量,还有一些私信向她索要金融经济、语言类等学习资料。

虽然相对来说,自习直播间比较安静,但还是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比如有人刷弹幕“学习还直播,装什么装”之类的,也有人上来就问“脸在哪里”。Nicole对于一些“键盘侠”式的说法,基本采取不理睬,继续学习,“因为我直播不是为了装,是想互相监督;大家约定俗成认为主播都露脸卖颜,但我不会”。如果出现特别恶劣言论,Nicole也有自己认识的朋友自愿做房管来维持直播间的秩序。

“看你的直播真的可以成为学霸吗?”Nicole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啊,至少不偷懒了,学习时间加长了。Nicole的观众Harry则称,看自习直播是一种另类督促,Nicole学习的时候就开着直播跟着一起自习。Harry认为,直播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通过Nicole开的交流群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可以随时请教学习。

脑洞大开

直播还可以怎样玩?

直播平台的全民参与度与开放性也让“吃瓜群众”们脑洞大开。半年前,知乎网友夕北和几个朋友在聊天中头脑风暴:直播除了看美女网红游戏喊麦还可以做什么?

那时,2016年刚过去一半,夕北觉得可以在四个方面拓展思路:直播深入生活,如直播约会、亲子互动晒娃等;直播干货,如做饭教学、民间工艺、生活技巧等方面,可重复性高、细节性强、偏实践性,适合直播分享;主播秀,以主播为核心,直播吃饭、看电影、旅行、街头恶搞搭讪游戏互动等;视角转换,另辟蹊径,如把摄像头绑在猫身上,以猫的视角看生活。

半年多过去,夕北的不少想法已经在直播平台实现,直播做饭、吃饭、边看电影边吐槽等不再新鲜。如今夕北自己感兴趣的脑洞,其一是解谜类游戏,灵感来自小说《达芬奇密码》。先制作一个地图,观众把主播视为NPC(非玩家控制角色),指挥其向左或向右,执行寻宝等任务,甚至会掉到陷阱里,互动性很强很好玩;其二,鉴于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生病人互相不理解,一个很有社会价值的设想是直播医生做手术。

如果能够克服伦理上的顾虑,创造条件直播手术室医生的劳动过程,对促进医患沟通也是有益的。至于以猫的视角看“平行世界”,夕北坦言,观众可以向猫打赏,然而可操作性有待考虑,因为猫是不可控的,设备网络设置也是问题。

直播心理学

“直播写稿会产生一种仪式感”

心理咨询师张雪辉认为,直播中的小众现象也是可以用心理学简单分析的。比如用直播治拖延,我们平时为了治拖延会报个什么班督促自己。类似的,直播写稿也是起到督促作用,重要的是它会产生一种仪式感,跟自己宣布“我正在做这件事情”。而看直播写作业、自习的观众,由观看别人学习,排除了自身的孤独感,“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学习、在做作业、在埋头苦干”,世界上有另外一些人和我做同样事情,产生共鸣,获得动力;同时,看到大家都在学习,也会相互激励,其实是一种同伴效应。

编辑 丁晓然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