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鹏飞
大年初三,凌晨4时50分,刚刚经历焰火狂欢的城市还在熟睡,而沿湖路班组的环卫工人卢珍珠和丈夫林回已经早早起床。凌晨5时的列美村一片寂静,只有街头的一串串红灯笼讲述着这里刚刚度过一个新年,卢珍珠和丈夫匆匆吃过提前备好的汤面便出门了。
金鸡报晓,春回大地。当许多人都还沉浸在新春佳节欢乐氛围里的时候,像卢珍珠夫妇一样的环卫工人依然在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城市流光溢彩。“晚上是会冷的,一干活就暖和啦。”凌晨时分,林回骑着摩托车载着卢珍珠向班组作业路段飞奔,后半夜的冷风一路不断,路上偶尔经过的汽车会把两人身上的荧光条照得闪亮。
44岁的卢珍珠2001年加入环卫工人队伍,她丈夫比她还要晚一年加入。“自从拿起这把扫把,就再也没有假期了。”离5时30分正式上班还有10分钟,卢珍珠和丈夫已经准备好扫把和保洁车。就在昨夜,盛大的焰火晚会吸引了至少3万人从这里经过,而此刻整条沿湖路上只剩下两个人单薄的身影以及两把扫把、一辆保洁车,遍地垃圾。
自从到岗干活起,两个人之间鲜有交流,但配合却异常默契。卢珍珠拉着保洁车沿马路一侧进发,挥着扫把,每隔10米就会停下把扫成堆的垃圾装进车里,也会回头望望身后的丈夫,而在另一侧的林回俯着腰,挥着手臂,偶尔跑到马路中间把饮料瓶子像踢足球一样准准的踢进垃圾堆里。“幸好今天没下雨。”卢珍珠说自己最害怕的是下雨,并不是担心大雨无法躲避,而是雨水会让纸片像胶带一样紧紧粘在地上,只能用手一片片抠起来。
5时57分,从阳江山庄到沿湖路与东风三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只有短短1公里,看着卢珍珠和丈夫不停地俯身弯腰,似乎是把路拉长了很长的一段。站在路沿石上回望,垃圾车后面的路面一尘不染,而车头前的路沿底下却是接连成带的垃圾,偶有几片纸屑和塑料袋被风卷过,卢珍珠又小跑着折回去赶紧把它们扫过来,看似简简单单的扫地在这一瞬变成了一件特别神圣而令人心生敬畏的事。因为工作量大、损耗快,卢珍珠手中的扫把每周就要更换一次,每扫四五十米,卢珍珠会停下来用扫把把垃圾车里的垃圾使劲压实,车斗里的垃圾也渐渐成了一座近千斤重的小山。
鸳鸯湖公园离卢珍珠夫妇的作业路段仅有一步之遥,但每逢春节全家能够团圆一起进公园里逛一逛却成了卢珍珠十几年来最大的心愿。“妈妈,快带我和弟弟一起出去玩吧。”每到春节前后,女儿总会这样问她,然而卢珍珠的心底只剩内疚。她告诉女儿:“等妈妈有空的时候一定带他们去。”其实,她也知道每到节假日自己根本抽不出身来,除了早上干到9时的清扫作业,短短休息一会又要马不停蹄地开始保洁作业,晚上9时以后,卢珍珠和丈夫才能回到家里。
“再过一会儿天就要亮了。”6时30分,扫到一半,卢珍珠指着天边笑了笑,还有近千名和她一样的“马路天使”奔波在阳江的大街小巷里,把一车车垃圾收集运往各个垃圾站。说着,卢珍珠把扫把往车斗里轻轻一撂,掏出包里的水壶递给还在埋头扫地的丈夫,林回这才回过神来,用袖口擦了一把汗,仰头灌了一口水,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迎来了冉冉升起的朝阳,夜的薄幕也正在渐渐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