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习俗】大年初三“送穷鬼”,快看看你家需要做神马!

梅州发布
2017-01-31 09:12
+ 订阅

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

今天是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丙申年  正月初三    “送穷鬼”

对于传统的客家人来说,春节里每个日子都有不同的含义。这大年初一拜完了年,年初二也回了娘家,接下来的年初三该干什么呢?那就是“送穷鬼”了。然而,今天的年轻人却对“初三送穷鬼”感到很陌生,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这个传统的客家风俗吧。

客家人常说“初一初二不洒扫,初三大扫除”,说的正是年初三大扫除“送穷鬼”的风俗。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尽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堆满厚厚的爆竹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也不能扫地。

客家人认为在这两天内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只有年初三那天,才会拿起扫帚把垃圾彻底干净地清扫出去。这是过去传统的客家人希望摆脱贫穷的愿望。

文化学者丘济华说:“送穷鬼”实际上是送穷的意思,和贫穷告别的意思,是人的一种心愿,代表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至今日,“初三送穷鬼”已经与贫困无关,但其打扫卫生的习俗被保留至今。这不,年初三这天一大早,吴大姐便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希望来年一家人富贵吉祥。

吴大姐说:年初三扫地是一种(传统)风俗,叫“扫穷”。希望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不管是拜年,接财神还是送“穷鬼”,这些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客家习俗,都体现出勤劳的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送穷鬼“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叫美娥的客家姑娘,嫁给一个叫贱福的富家子弟,谁知婚后贱福好赌成性,而且赌注越下越大,两年功夫就把家产输光了,最后竟把老婆卖掉来还赌债。贱福由一个富家子弟变成了一个乞讨的叫花子。

一年端午节,贱福讨饭正好讨到美娥家,美娥出来一看,见讨吃的竟是她的前夫贱福,便舀了饭菜给贱福吃,还特意交待他下午再来拿粽子。因为美娥起了恻隐之心,念及“一日夫妻百日恩”之情,下决心定要帮前夫一把。她背着丈夫分别将七十两银元塞入七十个粽子内。

下午贱福依时来到美娥家继续讨饭,美娥将已放入银元的七十个粽子用布袋装好交给前夫贱福。分别时,叮嘱他回去慢慢吃,吃饱后再不要去赌博了,自己做点小生意糊口过日子。

时近黄昏,贱福挽着粽子急急上路,不觉走到河边,正欲过渡,却身无分文,只好拿出几个粽子给船夫兑船费。船夫拿过粽子一口咬去,“咯”的一声,发现粽子里包着一两银元,便拿出十几个铜钱把贱福的粽子全部买了下来。贱福后来连卖粽子得来的十几个铜钱也输光了。

当年的大年三十日下午,贱福又来到美娥家讨饭。此时的贱福已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不像人样。美娥正在家中做饭,见前夫前来讨饭,差点认不出来;幸好贱福先叫美娥,她才听出是前夫的声音。

相见后,美娥惊讶地问贱福:“端午节我给你七十两银子,怎么就花光了?我还以为你做生意了呢!”贱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你何时拿了七十两银子给我?”美娥恼火地说:“全都包在粽子里了,难道你连银子也吞进肚子里不成?”贱福一听,方如大梦初醒,便惭愧地将用粽子兑船费及卖粽子的过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美娥。

美娥一听,真是饭甑无盖气冲天,本想用烧火棍狠狠地打他一顿,但转念想到惜日的夫妻恩情,手又软了下来,说:“你是‘烂泥糊不上壁’,注定穷鬼,没福气。”两人正说着话突然有人来了,美娥马上叫贱福到柴房躲起来,自己去应付来人。当天晚上,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下起了鹅毛大雪;贱福因饥寒交迫,冻死在柴房里。

第二天一大早,美娥去柴房取柴,发现此事。因为是大年初一,美娥不敢声张,便堆上柴草,点火将贱福的尸体焚烧了。到了年初三一大早,美娥很早就把屋内外的垃圾和柴房里贱福的骨灰、柴灰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簸箕装了一担。

美娥开始挑走时,其心中是清楚的;自己挑着走前,要丈夫在后放燃了一大挂鞭炮相送。村里人见他们送垃圾时又放鞭炮,便问他们是何故?他们敷衍说:“送穷鬼,送穷气,送走穷气才吉利。”

村民们见他家慢慢富裕起来变成万元户,可能是因为送走了“穷气”;因而全村村民家家都争相仿效,放着鞭炮把初一、初二、初三一大早扫来的垃圾当“穷鬼”送走。从此,“年初三送穷鬼”的习俗便逐渐在客家乡村世代蔓延流传下来。

来源:掌上梅州客户端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