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回家|舌尖上的江西:打个糍粑过个丰收年

南方+ 记者 2017-01-29 16:30

年前腊月二十四,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镇60岁的娄老汉从仓库里翻出一块大石槽。依九江的习俗,腊月二十日过小年,意味着一年的春节正式拉开帷幕,娄老汉要开始准备过年的食材和小零食了。

在九江地区口口相传着一句民谣: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腊肉,二十七做糖稀,二十八杀鸡杀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晚上啪啦啪啦响。过了小年就忙起来了,每天都要准备不同的吃食,准备得越丰富,这个年过得也越舒心。娄老汉说。

娄春华一家在打糍粑(南方日报记者 邓强 摄)

大石槽是准备做糍粑的,这是一个很累的活儿。糯米蒸熟之后,堆在石槽中,然后用大木杵反复捶打,直到成为黏在一起的糍团。由于太过费力,往往需要几个人轮流上阵。近些年来,由于子女都外出工作,日子也富裕起来了,这种受累的活儿年轻一辈都不太愿意做了。“女儿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工作,回来就想着让她好好休息,哪里舍得她来做。”娄老汉说。

但令娄老汉高兴的是,今年女儿主动提出来,要和父母一起做一次糍粑。娄老汉的女儿娄春华(化名)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多年打拼事业小有成就,在深圳也安了家。“在深圳安家了之后,才发觉陪伴父母太少了。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这些东西都可以买到,但还是想跟爸妈一起做一次。”娄春华告诉记者。

过小年这天,娄春华特意喊来了其他亲戚,一起庆祝。娄春华的堂哥娄东正(化名)今年32岁,前两年在惠州打工,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就回乡创业,包了一百多亩山地,养起了鹌鹑。“今年天气暖和,鹌鹑长得好,卖得也好。”因为是天然散养,娄东正的鹌鹑销势喜人,纯利润达到了20多万,是以前打工的近三倍。

娄春华一家在打糍粑(南方日报记者 邓强 摄)

娄老汉把石槽洗干净后,一家人开始围着石槽忙碌起来。“这样的机会很难得,现平时大家都忙,一家人一起打打糍粑,说说家常。”娄春华说。而在另一边的厨房里,娄春华的母亲正在做豆粑。

以前过小年,物资不富裕,做不了那么多花样。“小年前要把豆粑等各种粑做出来,还要熬糖、做豆腐。”娄春华说。豆粑是用小麦和其他杂粮和成糊,在大锅里刷上一层,等烘干之后,就揭下来倒扣在桌上。放凉后,娄母就把圆圆的面饼卷起来,切成一条一条的丝儿。

娄春华一家在打糍粑(南方日报记者 邓强 摄)

“豆粑要多做点,做农活的时候这可顶饱。”娄春华回忆,小时候父母忙于农活,经常就煮豆粑吃。放点盐,加点自家种的青菜,就是一碗抗饿的好食物。现在生活好了,娄春华这些年轻人却又怀念起豆粑。

在村里的活动广场上,村民架起了几个石磨。不时有村民端着浸泡好的黄豆走上前,一勺一勺地投入到石墨的进料口。在九江,过年的食物中必定少不了豆腐,“豆腐可以做豆泡,豆腐渣霉了之后晒干也是下火锅的好菜。"娄春华说。

这个广场是村里今年兴建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配套。现在这里成了村民的活动中心,有老人棋牌室,有篮球场、乒乓球台。“跟我爸妈一起过来磨豆腐,还可以跟村民一起聊聊天,大伙儿都开心。”在九江工作的沈国华告诉记者。

“农村生活比以前好了,这些传统食物消失了一段时间后现在又回来了,但是意义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做东西成了一年当中难得的家庭活动,更有人情味了。”沈国华说。日子越过越红火,食物也在变化,但不变的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感。

【记者邓强 发自江西九江

【统筹】张蜀梅 汤凯锋

【校对】李冠洁

编辑 丁晓然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