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大年初一。
南方+记者走进国内在建最大石化项目,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的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大工地上,管线纵横、塔罐林立,一片忙碌。6000多名工人留守工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项目今年竣工。
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煤制氢装置项目施工现场,电焊工们正忙着焊接管道。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摄
来到惠州炼化二期项目中的POX(煤制氢)装置项目施工现场,只见电焊工们正忙着焊接管道,这些将用来输送物料的管道属于高压高温易燃易爆器件,因此对电焊的技术要求较高,焊接不能有丝毫偏差。该装置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汽化工艺。
多名焊工是技术能手,湖北人张彬是其中一位,他还是湖北省劳模,去年7月来到该项目,今年他首次在惠州过年,妻子和孩子在北京过年。“今年我在项目与工友们一起过年很特别,我们能够亲手参与建设国内在建最大石化项目,大家都感到很自豪。”
煤制氢装置项目负责人黎明已经连续三年在项目过春节了。他说,今年春节该项目约有700名工人留守,项目管理人员更是全部留守,做好安全监管等工作,目前项目已完成75%的工程量。
工地板房挂着大红灯笼,贴着春联。50户工人家属来到工地过年。煤制氢装置项目承建方为中化六建北京分公司,该公司总经理余昌春也来到工地,慰问一线工人。余昌春说,公司组织留守工人吃年夜饭、组织工人家属到海边旅游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抓好安全生产,确保施工安全。
煤制氢装置项目施工现场约有700名工人留守。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