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公布手机爆炸原因:有些电池受挤压,有些铜箔融化,有些没做绝缘
北京时间1月23日上午9点,三星电子在首尔公布有关三星Galaxy Note 7(以下简称Note 7)爆炸事故的调查结果。三星电子移动业务总裁高东真表示,三星并未对中国施行双重标准,同时反思称三星与中国市场缺乏沟通。对于向中国消费者造成的不便,高东真表示了歉意。
调查结果显示,Note 7燃烧原因在于电池设计及制造工艺缺陷,导致电池短路引发烧损事故。
在发布会中,三星电子移动业务总裁高东真提及,Note 7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电池容量达到3500毫安。电池制造商为尽可能满足三星的要求,因而进行了新的尝试。但未能在Note 7上市之前未能最终确认和验证电池设计及制造工艺的问题。
在发布会后的问答环节,高东真及本次事件调查机构代表围绕媒体提问进行了回答。高东真坦言,起初三星也在考虑事件是否与3500毫安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有关,但最终证明电池高能量密度不是根本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本次事故主要是因为两家电池公司管理上的原因。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方面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支撑了三星的结论。
高东真解释称,之所以Note 7在中国市场会先后出现两次召回的情况,是由于其他国家使用的是A公司电池,但中国地区使用的是B公司电池。在第一次召回时,三星公司只发现了A公司电池存在的问题,却并未发现B公司电池也同样出现问题,因而导致了中国地区产品召回的迟滞。高东真表示,三星将来会努力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好的Note系列产品。
据了解,Note 7共计约450个一级合作商,其中大量合作商还将在三星S8上进行合作。三星表示,希望通过安全和高质量的把控,向消费者呈现一款全新的产品,以重拾消费者信任。
围绕安全和高质量的把控关,三星也展开了一系列安全强化措施。在发布会中,三星公开的措施包含燃损原因的改善、“8项电池安全性检查措施”、“多重安全措施协议”等。
其中“8项电池安全检查措施”包含:
△确认电池是否安全和耐久的“安全性检查”
△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的“电池外观检查”
△电池内部有无发生挤压等现象的“X光检查”
△确认电池内部绝缘状态与工程质量的“电芯拆解检查”
△查出电池漏液现象的“TVOC检查”
△ 常温下查看电池有无电压变化的“ΔOCV 测定”
△大量“充放电检查”
△用户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检查
与此同时,三星还将在产品规划阶段采用多层安全措施协议。多层安全措施协议对产品的设计、所用材料、硬件强度、尺寸以及新的软件算法等都实施严格的安全标准。同时,将对电池充电温度、充电电流、充电持续时间等方面加强安全性。
此外,三星组建了“零部件专业团队”,对核心零部件的设计、验证、工程管理进行针对性开发和管理。同时,三星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估安全问题,组建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顾问团队。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产品战略及研发总裁王彤先生表示:“作为在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三星将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及使用习惯,不断研究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