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人刘天明,被新华社评为“感动2016”草根英雄

河源发布
2017-01-23 00:06
+ 订阅

“中国网事·感动人物”2016

昨天,由新华社主办的

“中国网事·感动2016”颁奖典礼

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由网友投票选出的十位“草根英雄”依次揭晓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讲述自己的平凡故事

将温暖与感动传递给现场和屏幕前的每个人

“中国网事·感动人物”评选活动由新华社发起主办,由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自2010年起已连续举办7届,是国内首个以基层人物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网友通过互联网新媒体评选并传播的品牌公益活动。

“中国网事·感动2016”颁奖典礼现场。

感动2016的河源人——刘天明

在北京举行的这场正能量盛典

与河源有什么关系?

有!

十位感动人物中,有一位公益达人

是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石谷村人

他是坚持行善16年的农民工志愿者

刘天明

“公益达人”刘天明在典礼现场登台领奖。

他不是明星,却在全国成功“圈粉”

他不是明星,但感人的事迹却让他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他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却用不凡的经历告诉我们:活着,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

他叫刘天明,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石谷村人。

在中山市推荐他为“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候选人之前,刘天明就被誉为“公益达人”。

16年来,他众筹助学金350多万,帮助留守儿童300多名,带动了更多普通劳动者投身慈善事业。

他积极担当成为农民工的“心声发言人”,给省委书记、省长写信,说出农民工的心声和诉求。

刘天明也被社会熟知为一位农民工志愿者,先后获得“中山好人”“道德模范”等称号。

刘天明把“志愿服务”做成了“第二事业”

退伍之后,保安一干就是23年。刘天明用志愿服务丰富了打工生活,用公益充实了打工人生。

从他挽抽参加无偿献血那刻开始,十五年来带领保安员300多人次无偿献血和参加成百上千次各项志愿服务。

刘天明成为外来工榜样,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万小时,连续10年参加义务献血3000多毫升。众筹募集助学帮扶资金350多万元,帮助贫困山区乡村小学148多所,捐赠爱心课桌1.65万套,课外图书1.5万本册,旧衣服1万多件,以及牵线募捐资助贫困留守儿童300多名,爱心足迹传递范围涉及广东、广西、江西、河北、四川、青海等省市和缅甸国家。

作为中山首位农民工志愿者,在他10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成千上万农民工加入志愿者行列。

爱心大数据·获得近100项荣誉称号

刘天明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亚运火炬手、中国好人、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市金奖志愿者、中山十大优秀青年、中山市道德模范、中山市百佳外来工、中山市十大公益坚持、志协十五年十五人物奖、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优秀志愿者、中山市金牌志愿者、小榄镇十佳志愿者、小榄镇十大公益达人、中山市总工会身边好员工等近100项荣誉称号。

这些数字,是这个草根农民工志愿者从破土萌芽到茁壮成长的全程记录,也是充满爱心和人文关怀的人十年如一日坚持的结果。

感动人物事迹

他们的事迹

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

他们的故事

感动千万网友

“中国网事·感动2016”的十位获奖人物,用质朴的心灵创造着感动时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自己传奇的人生。

这是“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获奖者拼版照片:上排从左至右为80后村医贺星龙、“公益达人”刘天明、“好姐姐”刘美、“胶鞋书记”庞启渊、“倔牛”蒋传春。下排从左至右为“守边老人”魏德友、“熊猫爸爸”陈玉村、“最美睡姿”李金龙、跨越世纪的“碑林长征”张崇鱼、南海岛礁上的“筑梦人”王春。

1

80后村医贺星龙

当“80后村医”贺星龙的短片播完,颁奖典礼现场不少人的眼眶都已湿润。为了报答村民的资助,从卫校毕业的贺星龙放弃了留城的机会,回村当起了一名村医,一干就是16年。“这么多年没赚到钱,但咱救治了四千多乡亲。”他说,一切都值了。

2

“公益达人”刘天明

“公益达人”刘天明,作为一名保安的他16年来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万小时,募集资金350多万元,惠及140多所贫困山区乡村小学的300多名留守儿童。“我得到的比我付出的更多。”朴实的话语,非凡的事迹,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3

“好姐姐”刘美

当“80后”女孩刘美走上舞台,人们仿佛从她的眼里看到了星空,因为她的征途便是星辰大海。11年来,她为1000余名孤独症儿童及家长提供咨询和康复训练,为1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她说,自闭症患儿被叫作“星星的孩子”,而她一直在做的就是努力靠近那片遥远而漆黑的夜空,告诉那儿的孩子:“你们并不孤单。”

4

“胶鞋书记”庞启渊

脚穿胶鞋,肩扛背包,蹒跚在泥泞的山路上,大屏幕上“胶鞋书记”庞启渊的工作景象令人动容。身为北坡村第一书记的他一年来坚持深入一线摸底走访,联通8个村民小组的道路上不知留下了多少他的足迹与汗水。他说:“来了,我就是一面旗帜!来了,我就要有所作为。”

5

“倔牛”蒋传春

当被问起人生最大的愿望,戒毒所长蒋传春的回答是“天下无毒”。七年来他探索“戒毒从心开始”的工作理念,在戒毒人员中推行国学教育,纠正扭曲的心灵,唤醒泯灭的良知,使戒毒人员复吸率由95%下降到48%。他说,能拉回一个人不再吸毒,就是为社会增加了一个和谐的音符。

6

“守边老人”魏德友

“守好边疆,保卫好边疆。”当主持人请魏德友讲点什么时,朴素的老人只说了这9个字。从英俊小伙到耄耋老人,魏德友吆喝着羊群孤身坚守边疆,当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他却坚持不能让这块地方空着,一坚持就是一辈子。他的经历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7

“熊猫爸爸”陈玉村

对“熊猫爸爸”陈玉村而言,也许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作为明星熊猫“巴斯”的护养员,他一生都躲在镁光灯背后,默默守护着他的“孩子”,“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不易,把它做好更难。”73岁的陈玉村说,他想一直陪巴斯走下去。

8

“最美睡姿”李金龙

身着戎装、步伐英武,抗洪“最美睡姿”的主角李金龙迈上了领奖台。面对自己的一夜走红,这位“90后”战士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淡定与朴实。他说,“出名的是这身军装,而不是我,是军人的身份赋予了我荣誉和力量。”

9

跨越世纪的“碑林长征”张崇鱼

一身黝黑皮肤,一副渔民模样,南海岛礁上的“筑梦人”王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沉稳、坚实。天命之年拓荒西沙七连屿,他说建设家园的决心是他坚持下来的原因。他梦想着自己生活的这片海更蓝,这个岛更绿,渔民在此安居,海鸟在此栖息。

10

南海岛礁上的“筑梦人”王春

当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张崇鱼老人走上台时,很难想象80岁的他如今还在为建立“红军碑林”而东奔西走。20多年来,他走遍全国各个省份,累计行程超过70万公里,搜集了13万多名红军及烈士的资料。他说:“我虽然不是红军的后代,但我是长征精神的继承人。”

来源 | 新华社 中山文明网

编辑 | 邓燕琴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点个大拇指

发布君工作会更努力哦!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