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he)还是她(she)?错了,还有ze呢!

南周知道
2017-01-20 15:07
+ 订阅

早在六年前,跨性别者就出现了。2010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为梅韦比(Norrie May-Welby)颁发了新身份证明文件,“性别”一栏标注:性别不详。

男性化称呼会令一个女人瞬间高大上起来,比如被称为“某爷”“某哥”的女明星们,被称为“先生”的女学者们,如果每天穿娃娃裙、蕾丝服装,很难让人对你的职业素养有所认同。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跨性别到底美在哪里。

2016年7月24日,泰国人妖出席活动。(东方IC/图)

你可能以为性别除了男女以外,就没有别的了?你错了。

近日,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牛津大学为了鼓励尊重多元性别,呼吁学生用中性词“ze”代替男性第三人称“he”和女性第三人称“she”。此举旨在减少对跨性别学生的冒犯,因为用错误的代名词称呼跨性别人士是一种不礼貌而且带有歧视的行为。

根据牛津大学现行的行为准则,用错代名词界定跨性别人士是一种违规行为。权益人士塔切尔表示,“淡化性别分歧和障碍是好事,我们应该推广性别中立代名词。”剑桥大学也表示,将跟进这项决定,避免性别中只有二分法。

实际上,牛津大学并非首先鼓励使用“ze”的高校。在大洋西岸,美国卫斯理安大学已经使用“ze”一词超过10年,哈佛大学也同样建议学生使用不分性别的“ze”或“they”等字眼。除了“ze”,一本面向英国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指南还建议不要使用表明只有两种性别的语言,尤其在有跨性别学生在场的情况下。

其实,早在六年前,跨性别者就出现了。2010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为梅韦比(Norrie May-Welby)颁发了新身份证明文件,“性别”一栏标注:性别不详。

澳洲实施“X性别”,是梅韦比经长期上诉的结果。刚出生的梅韦比是男婴,28岁时他做了变性手术,随后她发现做女人也不爽,于是打算变成中性人。现年48岁的ta成为了被官方承认的中性第一人,澳大利亚管理部门在医生对ta的生理检测辨别不出性别后,决定在ta的出生证明上加入中性标签。

这一举措让澳大利亚民众自由选择性别,包括“男性”、“女性”或“性别不明、双性或未指定性别”。澳洲居民只需有医生或心理学家的书面证明便可获承认为X性别,而一位变性过程中的香港女孩温泽仁也可能是第一位取得“X性别”身份的华人。

现代社会,审美元素逐渐多元化,中性美也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风格:港台片里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那种雌雄同体的风度神采堪称经典;而叶童饰演的许仙,又以阴柔暖男形象倾倒了众生,网络热播剧《太子妃升职记》里大大咧咧的太子妃,因为拥有男性灵魂女性身体而显得独具魅力,韩国古装片《王的男人》里李俊基扮演的艺人孔吉,美的倾城倾国,《霸王别姬》里张国荣演的程蝶衣,也是惊鸿一瞥,宛若天人。这些中性角色,反而比一般的男人或女人角色更为鲜明感人,甚至有种动人心弦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呢?

《纸牌屋》里的罗宾·怀特饰演的政治家之妻克莱尔。(影视截图)

中性风完美糅合了女性的阴柔之美与男人阳刚气质。

无论复古风、洛可可风、朋克风等再怎样轮番吹拂于秀场之上,中性风依然坚挺地直立与流行的浪尖上,中性美带着挑战世俗的精神一路走来,至今不衰。与女性化气质过于明显的风格相比,中性化着装适应职业角色的需要,双性化气质具有社会适应性。而男性化称呼会令一个女人瞬间高大上起来,比如被称为“某爷”“某哥”的女明星们,比如被称为“先生”的女学者们,可以想见,如果每天穿着荷叶边、娃娃裙,间或穿插薄、透、漏的蕾丝服装时,很难让人对你的职业素养有所认同。而对你的定位,可能是网红脸傻白甜,毕竟,过分强调的女性化很有可能让人直接忽视其他优点,比如,才华、品质、能力……

可见,中性美更接近理性,而这理性,又不是靠生活阅历和心智成熟,更主要的,源于一种专业的职业技能对自身性格的打磨和塑造。

就在相亲节目主持人调侃女博士有风险,靠近需谨慎时,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审美,已经转向了女科学家、女博士、甚至女政治家这类女汉子。就像《纸牌屋》里的罗宾·怀特饰演的政治家之妻克莱尔,个性残酷乖张,罗宾自己描述她扮演的女政客:“就是一个婊子,其实婊子是个有趣的词。她的确精于算计,但并不唯利是图。就像有人也会称麦克白夫人是婊子一样,事实上,她是女王。” 而在电影《地心引力》里,作为任务专家的莱恩简直就是个女汉子,电影最后一个场景,莱恩求生成功回到地球,她深情地抓起一把泥土凑在鼻子前嗅,这种“人类情怀”的表达,从前都是男性英雄的特权,现在悄悄移植到女汉子身上。可不是吗?当莱恩从宇航服里钻出来的时候,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健壮的肌肉,自有一种充满力量的雌雄同体之美。

不同于软玉温香式的古典美女,也不同于杀人越货的孙二娘扈三娘们,真正的雌雄同体之美自带御姐范儿,它源于一种叛逆和反抗性,对所有女性预设处境中应该有的言行举止的不动声色的叛逆和颠覆,但甚至连对抗的宣言和姿势也没有,即使是孙二娘扈三娘穆桂英们,都是有出处,有原型的,而现代中性美的女汉子们,并不从属于传统“替父从军”系列故事之一,这些富有雌雄同体之美的美人们身上聚集了一些崭新的元素。

这种中性美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无论健美的身材,还是睿智的头脑,都需要自制力,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训练、雕琢、打磨,和努力、意志力有关,更和自我要求和价值实现有关。相对于主流的、男性目光下的软绵绵的女性审美,中性美是一种进阶,也是一种退路和补偿。

说到底,中性美的核心,其实与身体关系不大,更多的来自职业状态的那份专注力和创造力。这些创造力曾经是男性独有的,因此,当一个知性的、理性的、具有专业风格的女性,焕发出的丰富的雌雄同体之美,会散发出一种更为迷人的气场;同理,而当一枚安静的美男子在追求艺术或者爱情的时候呈现出“不疯不魔不成活”的状态,也会自带雌雄同体光环,呈现出一种更为高级的性感。

编辑 李珩丹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