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小山村:村民自筹资金建文化生态公园
厚山村是位于距离惠来县靖海镇区西南方2公里处的一个行政村,濒临风光秀丽的狮石湖,自南宋创村至今,已有逾700年的历史,全村现有人口1700多人。近年来,该村在靖海镇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凝聚党员干部力量,以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基层善治,扎实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补齐民生历史欠账,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原来群众生活贫困、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大有改观。近日,记者走进厚山村,了解当地乡亲们如今的生产生活环境,感受厚山村里正在劲吹的昂扬奋发之风。
扩建文化公园
满足村民需求
沿着蜿蜒平坦的水泥村道,我们来到了位于厚山村村政办公楼前的文化公园,这里绿树成荫,花草掩映,景观池呈现在文化公园的正中央。驻足栏杆边观赏,只见在一片冬日暖阳沐浴下,景观池的水面波光粼粼,熠熠生辉。池畔老榕树下,村里耄耋老人正倚坐在石椅,舒适地享受着日光。今年81岁的王声庭一见到我们,热情地招呼我们一同坐下,“老人岁数一大,就走不了远路,刚刚修建好的文化公园给村里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活动散步的场所,晚年生活舒服极了!”说话间,王声庭老人露出灿烂的笑容。另一位老人名叫曾母,她已有95岁高龄,是一位四世同堂的曾祖母,她掰起指头说:“我有7个孙子、10个曾孙,有的在外工作,再过几天,儿孙都要回家过年,到时候家里就更热闹啦!”
“几年前,通过争取上级拨款、村政筹资和乡贤捐资,我们完成了文化公园的第一期建设,大大丰富了村民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今年52岁的厚山村党支部书记林勤德介绍,2015年底,厚山村又启动了文化公园第二期建设,扩建公园面积6亩,使文化公园占地面积达到近20亩,并配套一批新的体育健身设施,更好地满足广大村民锻炼身体的需求。林勤德表示,目前文化公园接近完工,正在抓紧完成石椅布置、公园草坪绿化和节能路灯的安装,争取在新春佳节期间,让一年到头在外打拼的厚山游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焕然一新的家乡面貌。
乐当村民“保姆”
聚力加快脱贫
厚山村长期以来是一个纯农村庄,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等传统农作物,而且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约0.2亩,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贫困村、落后村。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春风,激发了厚山人昂扬奋发,努力改变自身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与底气。“这几年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把自己定位为厚山乡亲们的‘保姆’角色,党群、干群能够凝心聚力,脱贫奔康的热情十分高涨。”据厚山村党支部委员林海源介绍,经过前一阶段入户精准核实,目前厚山村共有贫困户27户,共98人,“确定贫困户名单等重大事项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张贴到村务公开栏予以公开,以保证基层民主。”
为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厚山村充分利用毗邻水质清洁的狮石湖这一天然优势,大力发展鲫鱼、河虾、河蟹等水产养殖业,定期邀请县里的水产专家下乡指导,传授养殖技术,促使厚山村水产养殖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如今,村里的养殖大户保守估计也得有20多人,水产养殖让不少乡亲的腰包鼓了起来!”林勤德欣慰地说,“这些年每逢春节,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低矮潮湿的老平房,搬进新楼房。”他表示,这几年厚山村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不会因此放慢脚步,将继续在靖海镇委镇政府和扶贫对口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加快脱贫步伐,力争在2018年底前彻底摘掉“穷帽子”。
【记者】黄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