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运自1月13日开始以来,总体平稳有序,第一周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5.2亿人次。预计节前客流最高峰将出现在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九。
根据“邀您共同话春运”在线调查大数据分析及网络平台监测显示,出行目的方面,春运出行以探亲访友为主,占78%;旅游度假出行占14%。
——从空间分布看,华东地区春运客运量领先其他地区,华南、华北、华中地区旅客出行较为活跃,广东、江苏、河南、浙江、河北、山东、四川、安徽、湖南、北京等省份旅客出行总量排名靠前。
——从出行线路看,全国热点省际出行线路为:上海-嘉兴,广州-赣州,南京-滁州,广州-衡阳,温州-上饶,宿州-徐州,榆林-鄂尔多斯,广州-重庆,苏州-嘉兴,上海-宁波等,主要以大城市之间、以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返乡出行为主。
——从出行距离看,根据百度实时大数据监测,按起讫点城市间直线距离统计,全国旅客平均出行距离约为330公里,较往年有所缩短;500公里以内出行量占比达到80.4%,较2016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中短途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
——从热点枢纽看,从236个重点枢纽客流强度监测情况看,春运第一周,火车站、机场的平均客流强度明显大于汽车客运站,北京西站、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等火车站,首都国际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为全国春运客流强度最高的火车站和机场。
——从旅客关注重点看,铁路、公路、自驾、民航出行方式中,旅客关注点位于首位的分别为售票服务、候车环境、道路路况和应急保障。此外,运输枢纽(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卫生、热水供应和餐饮供应等也受到旅客普遍关注。
运输服务司王水平巡视员介绍,为了创造更加便捷、温馨、安全的出行环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从运输组织、服务举措、安全保障方面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全力做好春运各项工作。
在运输组织方面
一方面,加大运力供给调配。铁路系统每天安排图定旅客列车3570.5对;公路投入营运客车84万辆,日发班次近250万班;水路投入船舶约2万余艘、100余万客位;民航日均安排航班1万多班次,全力保障广大旅客出行需求。
另一方面,加强运输服务衔接。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密切与民航和铁路部门的工作联动,加强道路运输、城市客运与铁路、民航的运力衔接,畅通旅客春运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举措方面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组织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努力让旅客走得满意、走得舒心。
一是改进提升售票服务。铁路系统通过上门售票、提前预订团体票和往返票等服务,方便学生、务工人员订票。24个省份完成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旅客购买异地汽车票更加方便。
二是改善旅客候乘环境。督促客运枢纽场站严格执行服务标准,改进旅客安检、候车、餐饮、购物环境。春运期间,与铁路相衔接的全国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24小时开放候车室并提供免费开水。
三是强化路网保通工作。充分发挥ETC系统全国联网优势,全面加强公路收费站管理,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加大公路巡查力度,发现紧急情况及时疏导、快速抢通。
四是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各地全面加强春运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超员超载、非法营运、甩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28、12306、12305等行业热线作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
在安全保障方面
把保安全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安全监管。
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制度。组织铁路运输企业加强运输设施设备检测维护,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加强行车设备实时监控;依托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加强道路客运车辆动态监控,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5时停车休息规定或实施接驳运输。督促客运场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督促港航企业落实《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管理规定》,加强客运码头危险品检查和船舶日常运营维护;严格航空运行管理标准,加强运行控制,确保飞行安全。
二是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近期,交通运输部派出6个检查组,分赴全国14个重点省份开展安全检查,并组织其他省份开展交叉检查,查找问题隐患,推动立整立改,消除事故苗头。铁路局、民航局也分别派出专项检查组,深入春运一线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春运平稳有序。
三是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地针对恶劣天气、客流激增等突发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急运输预案,加强应急运力和物资储备,强化事前预报、预警和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全力打造平安春运。
来源:市春运办
编辑:龙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