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励促改造 用亲情唤良知

南方法治报 记者 南方法治报  2017-01-18 12:54

南方法治报记者 尹利勇 通讯员 刘大勇 范路 摄影 景国民

“先说好,到时见面尽量不要哭!”在亲情会见前,韶关监狱狱警分别叮嘱服刑人员及其家属,让他们多聊些轻松的话题。1月16日上午,韶关监狱迎来了升级版“亲情帮教”——“罪犯改造积分兑换亲情会见”的首批服刑人员家属。在监狱会见室三楼亲情帮教会见区,36名服刑人员与106名家属“零距离”沟通并共进午餐,以此拉开了2017年韶关监狱工作创新升级的序幕。

为了此次的亲情会见,从监狱会见室硬件设施的升级,会见管理制度的完善,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到最后亲情会见的开展实施,韶关监狱整整策划了10个月。根据省监狱管理局《继续深化狱政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韶关监狱以创新会见管理为契机,以亲情帮教为抓手,以“改造积分”兑换为手段,以提升改造质量为目标,创新构思把服刑人员日常考核结果与分级处遇紧密结合在一起,制定了《罪犯改造积分管理办法》,主动发挥狱政管理矫治功能,促进服刑人员主动改造、积极改造。

《罪犯改造积分管理办法》是指把服刑人员每月考核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则转化为“改造积分”,服刑人员可使用“改造积分”兑换各类奖励,兑换项目为从优会见、亲情会见、增加普通会见次数、增加亲情电话次数、物质奖励等,不同的分级处遇兑换积分不同。

韶关监狱自2016年6月实施《罪犯改造积分管理办法》以来,全监服刑人员申请积分兑换拨打亲情电话约2000人次,申请物质奖励约2500人次,服刑人员对激励项目的期望强烈。此外,服刑人员重大违纪违规行为较2016年上半年大幅减少,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明显提高,监狱改造秩序日趋稳定。

服刑人员与久未谋面的亲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监狱为服刑人员提供与亲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普通会见,服刑人员只能隔着玻璃,通过电话和亲人互诉衷肠。

亲情会见餐桌上,一位父亲给儿子夹菜。

亲情会见活动现场十分温馨。

狱警为会见人员倒热水。

亲情会见离别时,一对父子抱头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