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足?梅州一百多名足球小将入选省集训名单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2016年梅州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等多项具体实事超额完成,交出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改善环境群众普享实惠
“我们家离圩镇五六公里,离这不到一公里,办事方便很多。”近日,梅江区长沙镇上罗村民刘君安在该村公共服务站帮妻子迁户口后对记者说。记者看到,该服务站电脑、复印机、网络摄像头等一应俱全,桌上还有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群众可关注了解相关办事信息。服务站主任钟彬发说,去年“完成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一民生实事落实后,村民办理迁移户口、医保报销等再也不用跑到圩镇、梅城。和农村群众一样,城市居民也发现身边环境有了变化。家住梅江区西郊黄泥墩的陈阿姨说,去年家门口的社区体育公园建成后,他们经常在这里休闲、锻炼,感觉生活更惬意了。
去年以来,随着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文化卫生体育及法律援助公共服务等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群众办事更方便了,生活生产环境也优化了。据统计,去年我市完成537公里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34宗64项677.18公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新增30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105个农村文化俱乐部等任务,新开通1855个行政村光纤入户(住户)业务和接入202794户光纤用户,新增2072个基站站址和26388皮长公里光缆线路。同时,全市建设9个社区体育公园,在梅城新建20个文化驿站(台),新建旅游厕所74座、改扩建旅游厕所49座,完成106个集中式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建设,定期公布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和信息。此外,新增100个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进一步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创造了1.1万个就业机会,6.7万人获益。
加强保障改善基本民生
在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我市还加大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力度,进一步解决各类民生热点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住房保障方面,去年新开工9032套(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含货币补偿1846户),新开建997套(户)公共租赁住房(含租赁补贴),完成7803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完成949套公租房建设,均超额完成任务。社会保障方面,分别提高城镇、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和全市农村五保年供养标准,全市逾76.67万人受益。医疗保障方面,分别提高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和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救助比例,市内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和市外医院住院支付比例分别提至85%、65%和60%,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5万元(不含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为1.2万元,年度累计6万元以下部分和超6万元(含)以上部分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60%、70%,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教育实事方面,分别提高市属民办、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标准和市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提高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资助标准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均住宿费补助标准,扩大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补贴政策实施对象。
【来源】梅州日报
【记者】严海苑
【特约记者】钟兴明
【通讯员】吴聪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