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现了5个新物种 有种蛙、蛇以深圳为名

深圳都市报 2017-01-16 17:43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历时3年的“深圳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全部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深圳的野生动物“家底”,相关汇报材料显示,深圳目前共有陆域脊椎动物总计498种(含亚种),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此次调查中,还发现了“深圳角蟾”“深圳后棱蛇”等5个新物种。

“深圳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是在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的主导下,由中山大学承接的项目。该项工作自2013年10月开始,于2016年12月调查结束,历时3年。

本次主要调查内容为国家重点保护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物种种群状况、物种种群动态、物种受威胁因素。重点调查区域9个,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内的除鸟类外的其他种类主要栖息地、深圳湾等东部岛屿、东部沿海海岸线、西乡红树林、海上田园、铁岗水库、深圳水库、内伶仃岛。

综合3年调查结果,此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首次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深圳市全境陆域(含海岛)脊椎动物资源调查,完成全市动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状况。

此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也发现了深圳动物资源保护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商业开发不断蚕食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区域,环境的不断变化,有些区域的剧烈变化致使动物群落加剧了不稳定性,物种间替代演替现象非常显著,如在深圳大陆区域红耳鹎日益取代白头鹎成为优势种群,而在环境一直比较稳定的内伶仃岛,白头鹎仍然处于显著的优势地位。

此外,深圳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生态效能不足,表现在习惯性密植大量非本乡土引进植物。其影响主要反映在鸟类上,具体表现为,鸟类的数量虽然较多,但种类越发单一化,导致这些区域鸟类多样性较低,鸟种组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放生活动频繁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在这次调查记录的498种脊椎动物物种,多达20种是外来物种,比例高达4.0%。有些外来物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外来物种的增多,久而久之将导致本地物种的消亡,破坏本土生态系统。


编辑 文海燕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