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你关心的这些民生问题,都上了深圳两会

深圳发布  2017-01-15 21:14

一年一度的深圳两会

是深圳人的大事

代表委员带着社情民意走进会场

上传下达 履职尽责

他们的议案提案和建议

很多都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闭幕

深圳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于14日下午闭幕,深圳市领导许勤、丘海、戴北方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刘润华主持。大会表彰了2016年度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听取了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决议。

戴北方表示,2017年是深圳“城市质量提升年”。市政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多建铮言、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共同谱写特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戴北方指出,深圳正处于“高位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各族各界人士群策群力,达成最大共识度,凝聚最大正能量,要在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的基础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广开言路,广集民智,让各界群众有更顺畅的渠道咨政建言,让各种利益诉求更加有序的得到表达,让民主之花在协商的土壤上绚丽绽放。

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问题导向,反映群众呼声,注重调研分析,提出的意见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

——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13件,占20.8%。主要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4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1件,区域经济发展11件,扶持健康、旅游、体育等产业发展9件,前海蛇口自贸区改革6件,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与规范6件,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5件,金融体制创新改革4件等。

——政治建设方面提案54件,占9.9%。主要是完善和改进政府工作机制26件,司法体制改革8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件,制定或修订法律法规6件,法治社会建设4件等。

——文化建设方面提案15件,占2.6%。主要是文化场馆和设施建设5件,扶持文化产业5件,文化管理及产权保护3件,弘扬传统文化2件等。

——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71件,占31.4%。主要是教育事业57件,医疗卫生事业43件,人才队伍建设32件,老龄服务事业14件,社会组织扶持与培育8件,社区管理7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7件等。

——城市建设和管理治理方面提案137件,占25.2%。主要是交通规划、建设与治理71件,公共设施完善26件,住房建设与保障15件,城市规划13件,公共安全管理治理9件等。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30件,占5.5%。主要是垃圾处理9件、水污染治理8件、湾区环境治理4件、生态城市建设2件等。

——深港澳合作方面提案24件,占4.4%。主要是加强深港经济合作7件,深化深港澳文化旅游合作4件,加强深港创新人才合作4件,促进民间及青少年交流2件等。

深圳市政协2016年度优秀提案名单

(共34件)

1.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提案(经济委员会)

2.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提案(提案委员会)

3.关于加强我市水污染治理的提案(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4.关于推进我市法治社会建设的提案(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

5.关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率先采用建筑铝合金模板体系施工的提案(市总商会)

6.关于加快推进我市PPP项目建设的建议(民建深圳市委会)

7.关于深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提案(台盟深圳市委会)

8.关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深圳企业如何抱团“走出去”的提案(陈国雄、鲍晓晨、吴周仁、黄健、戴爱国、李沛良、陈宇峯、张展豪)

9.关于降低企业成本的提案(林洺锋、林晓辉、林江怀、夏俊、朱文豪、张耀华、高瞻、侯克鹏、沈丹、叶亚丽、王文涛、余玉陶、龚镭、罗峥、张少华)

10.关于科学规划新科技馆建设项目的提案(科学技术协会)

11.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的提案(潘争艳、蒋雷、朱文豪、马兴通、杨灵祥、张和平)

12.关于海外安全风险防范应引起各界高度重视的提案(对外友好和侨联)

13.关于设立深圳环保警察的建议(李毅、叶亚丽、李惠林、朱舜华、孙亚华、庄义婷、胡任重)

14.关于建立健全青年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议(陈昳茹、刘菲菲、杜勤、袁华亮、于伟、张和平、张小梨、陈秀梅、张庆昉、沈丹)

15.关于解决深圳高素质教师人才引进问题的提案(教育界)

16.关于积极推动深圳率先成为中国首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提案(市妇联)

17.关于深圳加强人才建设的提案(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18.关于落实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完善高龄孕产妇健康保障体系的提案(农工党深圳市委会)

19.关于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高地,促进深圳质量与深圳标准腾飞的提案(民革深圳市委会)

20.关于加快我市民营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提案(科教卫体委员会)

21.关于快速处理一般交通事故的提案(曹国文、戴景华、孙仲勇、赵卉洲)

22.关于建设公屋租赁系统,构筑深圳温馨家园的提案(黄育存、徐先林、陈钦鹏、赵利生)

23.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医药”,构建“深圳质量”医疗生态的建议(民盟深圳市委会)

24.关于大力发展我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提案(钟丽梅、徐炜、赵心竹、蒋雷、黄基昌、彭尧、莫静璇、胡翔海、徐先林、徐龙、陈秀梅、周南、赵卉洲、李居元、朱文豪、张岩、奚丹、聂竹青、吴邦兴、黄舜、沈丹、王绮红、关恩赐、黄维芬、蔡文川、孙蕴、林训州、高瞻、游忠惠、李榕、翁子羽、张少华、朱舜华、高旭敏、吴兰平)

25.关于深圳港口船舶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提案(九三学社深圳市委会)

26.关于加强社会应急联动工作的提案(新闻出版界)

27.关于以城市规划促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与资源有效配置的提案(高金德、洪育才、孙亚华、李惠林、胡任重、李毅、朱舜华)

28.关于以PPP模式和公益金融创新推动深圳成为创造力人才高地的提案(民进深圳市委会)

29.关于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提案(社会福利界)

30.关于大数据时代来临,政府准备好了吗的提案(致公党深圳市委会)

31.关于在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基础上建设龙华新区首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建议(朱惠星、孙楠、杨灵祥、张洪)

32.关于优先建设新能源公交场站配套设施,大力提升深圳城市管理治理水平的提案(杨浩勃、朱文豪、王琛、陈清良、窦志铭、莫静璇、王雪、蒋雷、郭毅波、陈秀梅、黄舜、郑新强、毛伍元、吴兰平、居学成、马锡裕、林国忠)

33.关于加强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的几点提案(吴兰平、杨灵祥、李惠林、朱文豪、陈红、朱惠星、庄义婷、陈秀梅、汪洪、高金德)

34.关于借助澳门葡语系国家平台,深化深澳两地会展与服务业合作的提案(特邀澳门)

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民生问题

01

停车难!

建议建立车位信息共享平台

近年来,我市汽车保有量一直在增长,停车难问题困扰着广大车主。市政协委员李月建议,建立住宅小区与商业办公停车位的信息共享平台。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就已超320万辆。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市已登记停车位仅100万个左右。其中社会公共类停车场约1200多家,住宅类停车场约2500家,临时类停车场约470家,实际停车缺口达200万个。而这也造成无序停放现象日趋严重。停车难问题不但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市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面对日益严峻的停车问题,市政协委员李月认为,除了车辆的增加,停车场地利用率不均衡、停车场车位信息无法共享,也是导致停车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李月建议,政府可以牵头,将小区和社会停车场停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建立小区与商业办公停车位的信息共享平台,减少车主寻找车位的时间,并平衡车位的利用率。 同时,还可合理利用路边停车和缩小不同停车场之间收费差距等方式,缓解当下停车难问题。

02

公共场合突发疾病?

建议广泛配置“救命神器”

公共场合突发疾病事件时有发生,使公共急救话题备受关注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谢呼提出,深圳应积极推进AED公益项目,完善公众生命安全体系。

“我国每年因突发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约54万,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区域。”谢呼认为,目前公众急救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急救需求与急救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急救模式单一、急救效率低造成的错失急救“黄金时间”。

他介绍说,对于急需救治的病患,院前急救的早期干预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以心脏骤停为例,在发生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能大幅提高救活率。但目前深圳市的院前急救模式过于依赖急救中心,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需要15至20分钟,对危重病患而言,容易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

要解决这一问题,谢呼认为,第一是要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第二是要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一个猝死患者心脏停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但倘若能在1分钟内心肺复苏,3到5分钟内电击治疗,有一半甚至四分之三的患者,都能够转危为安。因此,AED堪称‘救命神器’。”

据了解,目前除深圳机场、深职院安置了部分AED外,深圳AED的覆盖率远远不够,并且大部分市民不知其为何物,利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谢呼建议深圳根据现有条件,在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如人流密集的火车站、公园、游乐场等,配置相应数量的AED,并以AED安置点作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公众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市民急救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快推动社会化急救公益项目的发展,构建一个互联共享型的公共生命安全体系。

03

想生健康宝宝?

建议启动“人人基因组计划”

深圳的基因测序能力位列全球第一,普通市民如何享受高科技红利?市政协委员朱岩梅建议深圳启动“人人基因组计划”,将健康检测纳入医保范围,让深圳成为没有残疾娃娃的城市。

朱岩梅给出了一个数据:在深圳,遗传性耳聋携带率为3.3%,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有效避免耳聋新生儿。换句话说,如果提前进行基因检测,深圳的新生儿缺陷会逐步消失。

“深圳生命健康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但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朱岩梅指出,目前深圳的龙头企业引领能力还未能显现,产业未形成聚集效应,相关政策也存在一些盲区,亟待修正。对此,朱岩梅从政策的争取、产业扶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给出建议。

首先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政策先行先试,争取放宽境外医、护等专业人士在我市的执业许可,有关大型医疗设备、检测设备等进口给予快速审批通道、关税减免等支持,并率先建立健全生命健康产业的行业监管体系和研究小组,对产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管理和跟踪研究,推动深圳医疗保障制度率先向健康保障制度转变。

其次,依托前海,集聚国内外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和机构总部,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政策突破与先行先试的高地。重点培育一些产业骨干龙头企业,推动企业上市步伐。

最后,除了引进一流科研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外,还要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生命健康研究院、生命健康创新学院,加快培养生命健康产业高端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04

建议在宝安建“深圳国际院士港”

深圳是首个全市域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高等教育资源、高层次专业型人才仍然缺乏。为打造尖端人才产业聚集区,助力深圳创新发展,市政协委员曾少强建议,在宝安建设“深圳国际院士港”。

“深圳国际院士港可重点引进海外世界级水平的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汇集一批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创新科研团队和高精尖项目,打造国际一流院士园区,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转型升级。”

曾少强认为,“深圳国际院士港”可以发挥院士专业知识精、理论功底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的优势,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可以通过“院士工作站”、“院士企业行”等方式,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可以探索建立院士成果转化机制,整合优秀项目资源,引进院士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可以发挥院士作用,培养一批年轻的科研人才、学科带头人,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带动整个片区转型升级,为深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曾少强表示,宝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是深莞惠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联系粤港澳的桥梁、辐射内地的通道。宝安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借助“深圳国际院士港”,可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临空经济、海洋产业等湾区特色产业,推进超材料、互联网、生物、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圳“十三五”规划提出提升西部发展层级,重点将前海和南山、宝安中心区域发展成为新的市级中心。宝安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建议把“深圳国际院士港”落户宝安。

05

建议将地铁8号线 延长至小梅沙

“报告部署了打造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建设东部湾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许多涉及盐田的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盐田发展的关心和重视,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市人大代表、盐田区委书记杜玲说,下一步,盐田区将认真贯彻报告精神,把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与“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品质跃升,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城区管理治理,更加注重民生福祉,更加注重基层改革创新。

市人大代表、盐田区长吴德林说,2017年,盐田区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助推盐田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港口物流、黄金珠宝产业等方面,为打造“深圳标准”“深圳质量”作出贡献;落实市“城市质量提升年”要求,尤其在老旧城区和城中村环境治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城区发展品质。

袁建东代表建议,市场监管委应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商事主体的动态对比、分析、统计,及时向市场发布,帮助投资者更精准地投资。正确引导年轻人创业,努力形成更加浓厚的“双创”氛围。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轻企业税负,扶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洪波、吴滨等代表建议,充分考虑客流量,将地铁8号线一期延长至小梅沙,以缓解梅沙片区交通拥堵问题。”

06

建议降低房屋专项维修金使用门槛

在1月14日举行的深圳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的福田代表团第三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陈洁提出,老旧住宅区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外墙问题已经上升到公共安全问题,应引起格外重视,她建议,政府应修订专项维修基金的相关条例,降低申请使用的门槛。

“目前深圳有超过3000个楼龄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区,老旧住宅区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的建筑材料不达标,部分老旧住宅平时保养不到位,导致外墙破损、陈旧,甚至出现外墙渗漏等情况。早期的建筑普遍使用瓷砖粘贴外墙,保养不到位、老旧,容易出现瓷砖脱落,这一批瓷砖外墙明显不符合现代建筑的标准。”

市人大代表陈洁表示,深圳要加强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翻新监督。尽管法律法规对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翻新已有明确规定,建议住宅楼每五年粉刷一次,然而并非强制规定执行,仍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陈洁建议,深圳要修订专项维修基金的相关条例,降低申请使用门槛。建筑部门要建立老旧住宅区巡查机制,发现外墙问题及时介入检测,对专项维修基金不足的老旧住宅区,财政应对其外墙修缮予以补贴,由业主、物业公司和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对外墙进行修缮。“新加坡就有专门的机构和经费对城市建筑外立面进行保护和修缮,经验值得深圳学习。””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

整理编辑:深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