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三水将变变变!你关心的总体规划完整披露

三水发布(佛山)
2017-01-13 21:30
+ 订阅

建设狮山-乐平产业集聚区

建设完善“四线五站”高速客运铁路网络

重点建设南海、高明、三水3个省级农业园区

建设西南组团综合型公共中心

3年后,三水要大变身!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意味着佛山新一轮总体规划已确定,佛山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区域规划原则也获明确。

今天,发布君从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获得了这份《总规》文本。打开它,佛山到2020年的城市发展蓝图,就全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快跟紧发布君的步伐,瞧瞧有啥变化!

实现“一小时都市圈”

《总体规划》提出,发挥佛山市在珠三角西翼的带动作用,推进广佛同城化,携领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扩大与港澳合作领域,加强与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等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合作,积极参与珠江口湾区战略。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加强与中山、江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产业协作,促进珠江口西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共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建设南沙疏港铁路,共享南沙港;高标准建设佛山西站,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圈的主要客运枢纽之一。完善建设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快速路,加强与周边枢纽与城市的联系。

广佛肇层面重点建设现代服务核心区、空港经济发展区、临港产业发展区、高铁枢纽产业发展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5大产业合作区,加强与广州、肇庆产业合作,共建世界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生态绿色屏障、打通区域生态廊道、协调边界区域绿地,与广州、肇庆共保生态格局,维护可持续的区域生态环境。

广佛同城城镇空间结构图

优化广佛城镇空间结构,构筑“一核、一环、一带、四轴、多极”的同城发展新格局。加快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与广州都会区共同构筑广佛都市圈强核。加快佛山9条广佛城市轨道衔接建设,实现“一小时都市圈”。加快建设花都空港地区、金沙洲地区、芳村桂城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及五沙地区五片先行发展重点协调区,发挥同城示范效应。

“1+2+5”网络型城镇

佛山市域形成“双环、四轴、三心、五组团、多个重点镇街”的“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佛山市域形成“双环、四轴、三心、五组团、多个重点镇街”的“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

在2004版《总规》原“2+5”组团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培育新的增长中心,形成“1+2+5”的“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包括:1个市级主中心、2个市级副中心,5个区级中心。规划里水、丹灶、勒流等15个重点镇(街)。

1个市级主中心即中心城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与科技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平台,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旧城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环境品质。2个市级副中心大良-容桂副中心(包含伦教街道),重点建设顺德新城,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狮山副中心,重点建设佛山国家高新区,打造产学研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建设佛山市产业新城。5个区级中心指西南组团、高明组团、大沥组团、西樵组团、北滘-陈村组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周边镇(街)发展。

其他重点镇(街)里水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南山镇、白坭镇、丹灶镇、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九江镇、龙江镇、勒流街道、杏坛镇、均安镇15个镇(街),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通过整合城乡资源,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五兄弟协调发展

↓↓↓

►►三水区:重点强化与南海区狮山镇、丹灶镇在汽配、电子、新材料、物流等方面的产业协作,加强与狮山镇交通通道的建设。

►►南海区:重点加强与禅城区的服务功能协调、道路交通衔接,共同打造禅桂商务区;加强狮山镇与三水区乐平镇的汽配与电子产业协作、丹灶镇与三水区白坭镇的新材料与现代物流产业协作、九江镇与顺德区龙江镇的家居产业协作;强化与高明区的跨江交通联系、一江两岸景观协调。

►►禅城区:重点加强张槎智慧产业与罗村新光源产业协作,强化与南海区桂城街道、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及佛山西站的交通联系。

►►顺德区:顺德水道以北镇(街)加强与禅城区的产业协作与交通联系,引导中心城区高端服务功能南延;加强陈村镇与南海区桂城街道三山、平洲地区的商贸物流产业协作,加强跨区路网衔接。

►►高明区:重点加强与南海区共建西江两岸的生态绿地;加强与南海区西樵镇的跨江交通联系;加强与南海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方面的协调。

市域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引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产业集聚区

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大良-容桂产业集聚区、荷城-杨和产业集聚区、西南产业集聚区、狮山-乐平产业集聚区、北滘-陈村产业集聚区、大沥-里水产业集聚区、南海西部产业集聚区。

►►重点产业园区

农业:重点建设南海、高明、三水3个省级农业园区,着力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陈村花卉世界、广东万顷园艺世界等8个农业园区建设。

工业:重点建设佛山国家高新区“一区五园”,包括南海园、禅城园、顺德园、高明园和三水园。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枢纽体系

铁路枢纽:建设佛山铁路客货运枢纽,包括佛山西站客运枢纽、丹灶货运站、官窑货运站。规划形成由佛山西站、佛山新机场站、三水南站、佛山站、西樵站、三水站、丹灶货运站、官窑货运站构成的铁路客货运枢纽体系。

公路枢纽:建设与完善“七主”+“九辅”的公路客运枢纽体系,“五主”(物流园区)+“十三辅”(物流中心)公路货运枢纽体系。

►►交通通道建设

规划建设集铁路、城际轨道、高快速路等多种区域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区域交通主通道,进一步完善佛山市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等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快速联系通道,与广州、肇庆等周边城市共同构建“两横两纵一环”区域交通主通道,强化佛山-广州、佛山-肇庆、佛山-江门、佛山-中山四大联系通道,加强与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联系。

►►市域交通通道

构建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地区的完善交通体系,建设集城市轨道、快速路、新型交通(快速公交等)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快速交通体系,强化中心城区与大良-容桂副中心、狮山副中心以及其他城市组团的快速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以外的城市组团之间通过环形高速交通通道高效连接,实现市域交通网络化。

►►对外交通系统

航空:携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享共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加快佛山新机场选址论证和沙堤机场搬迁工作,做好民用机场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拓展机场航线网络,与广州机场形成功能互补;发展通用航空,开拓航空业务市场。

水运:加强与周边广州南沙港、珠海高栏港等国际港口的联系。加强港区建设,发展海河联运,着力建设三山港区、三水港区、九江港区、高明港区、了哥山港区、北滘港区、勒流港区7大重点港区。

铁路:建设与完善“四线三站”高速客运铁路,规划新建佛山西-阳江铁路,衔接佛山西站、佛山新机场至阳江,与贵广、南广、京广-广深港构成“四线三站(佛山西站、佛山新机场站和三水南站)”高速客运铁路布局,强化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力。

建设与完善“四线五站”普速铁路:广珠铁路保留既有货运功能,增设客运功能,增设西樵站(客运站),实现深茂铁路引入广佛枢纽;广茂铁路(三水至广州段)货运功能外迁至柳肇铁路,该段仅保留客运功能,设置三水站、佛山站2个客运站。上述广珠铁路、广茂铁路与柳肇铁路、南沙疏港铁路,以及佛山站、三水站、西樵站3个客运站,丹灶货运站、官窑货运站2个货运站,形成 “四线五站”普速铁路线网。

城际轨道:建设与完善广珠城际轨道、广佛肇城际轨道、广佛环线城际轨道(佛莞城际轨道)、广佛江珠城际轨道、肇顺南城际轨道,规划新增“佛山西-机场联络线、广州-四会城际线”2 条城际轨道,形成城际轨道网,实现与珠三角城市 90 分钟可达。

公路:连接区域交通枢纽,共享区域级对外交通设施,与广州共同构建辐射珠三角及以外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强化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佛山市内规划形成“两环、五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网络。

市域公共设施

佛山将建立“区域级-市级-区级-镇(街)级”四级公共中心体系;优化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布局,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多样化的商业服务业体系,增强城市竞争力。

规划区域级公共中心1个,为中心城区综合型公共中心。规划市级公共中心2个,为大良-容桂综合型公共中心、狮山综合型公共中心。规划区级公共中心5个,包括西南组团综合型公共中心、高明组团综合型公共中心、大沥组团商贸工业型公共中心、西樵组团商贸旅游生态型公共中心、北滘-陈村组团商贸工业型公共中心。规划镇(街)级公共中心15个。

市域资源与生态环境

►►市域划定禁建区

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森林公园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分洪口门、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布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水土流失极敏感区、地质灾害极易发地区,西江、北江、顺德水道等主干河流,重要生态公益林等地区。

►►市域划定限建区

范围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非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非核心区、森林公园非核心区、河道堤防保护范围、蓄滞洪区、水土流失中度敏感与高度敏感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一般农田、园地、林业生产基地、生态公益林等农林用地集中区域。

►►水系规划

保护主要地表水体和水生态环境,控制水面率和河网密度,彰显岭南水乡特色。重点建设“三廊(西江、北江、顺德水道)、一区(佛山新城示范水系区)、两环(中心城区两条环城水道)、多带(多条城市内河滨水景观带)”的市域水系生态网络骨架。

“蓝图”的详细规划,发布君给你们放在“阅读原文”啦。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在文末点个↓

三水发布微信编辑小组综合整理。了解更多三水新闻资讯,您还可以登陆三水新闻网或下载“大美三水”手机app。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