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父母喜中有忧,29周女婴早产后入保温箱
《中国式相亲》的首期节目于去年12月24日开播,不同于以往相亲节目的是,这档节目直接将“催婚”的父母请上了舞台。节目中,相亲“当事人”的父母坐在台上直面嘉宾,讲述选择标准,争抢心仪的男女嘉宾,而子女则坐在后台,看着父母与嘉宾互动,只能通过电话跟台上的父母“通风报信”。
在播出的首期节目中,是由男方家长选儿媳妇,其中,一位男方家长提出的“能干活、能照顾我儿子”的条件,一下子就成了网友们吐槽的焦点。还有一位营养师妈妈的话引起了争议,因为她提出的要求里面有一条,“女孩子手凉的不能要”,因为可能会导致“宫寒”而影响到今后的生育。但从后台男嘉宾的反应来看,他们显然喜欢外貌漂亮的女嘉宾。
《中国式相亲》的口号是“中国式相亲,有父母更放心”。在这档节目中,“父母之命”得到了充分彰显。比如一期节目中,一位40岁的女嘉宾出场,家长们都没有为其亮灯,但一位23岁的男嘉宾看中了她,并为其“爆灯”。不过,男嘉宾的母亲直接劝说女嘉宾放弃,还反问女嘉宾“你有多大的把握,在未来的十年以后,你还能拥有他”。最终,因为家长的反对,女嘉宾知趣地独自离场……当然,节目中也有父母“助攻”成功牵手的,比如一位外交官父亲就为他的海归儿子争取到一个儿子也看中的海归女孩。
网友:父母是相亲绕不开的坎
对于这档相亲节目,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位网友,其中既有“过来人”,也有“当事人”。微信网友“M小桃”表示,相亲过程中父母的意见是值得听取和采纳的,因为他们是过来人,也是婚姻的经历者,能够比我们年轻人看得更远,想得更多,“我认为结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两家人的事,所以我认为父母的意见比较重要。”作为一位“过来人”,微信网友“秋红”则主张给孩子多一点选择权,“二十多年前,我老公跟我回家的时候有点紧张,我父母当时就觉得这个男孩子太内向,但是后来这么多年走过来,不也是挺好的。”“秋红”认为,给孩子多一点选择权,有时也是好事。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对于《中国式相亲》在网友群体中引起的热议,记者采访了有着近8年婚恋工作经验的我市本地相亲网站“蜜婚网”负责人邓晓欢。他表示,自由恋爱和相亲是有区别的,相亲的目的在于组建家庭,所以父母会对子女的相亲尤为“关注”,特别是在当下离婚率高的背景下,父母不愿意看到孩子“走弯路”,所以会有让孩子找到“终生伴侣”的完美主义心态。“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一段良好的婚姻能够影响下一代。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在婚姻方面是过来人,结婚之后更要考虑到家庭因素,所以父母对孩子相亲而‘操心’是正常的。并且,子女的另一半在婚姻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父母也可以通过观察提前了解,比如会不会有不良习惯等。所以我建议正在相亲的男女青年,要尽量尊重和考虑父母的意见。”邓晓欢说。
快过年了,“相亲”、“逼婚”又成了困扰很多单身青年的话题。最近,由知名主持人金星主持的一档交友类节目《中国式相亲》“火了”,由于节目采取了父母和子女同台相亲的模式,在东方卫视一开播就成了网友们议论的“焦点”。
不少网友纷纷“现身说法”,指出节目中的部分父母“管得太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相亲过程;但也有网友表示,父母毕竟是过来人,在婚姻和家庭生活等方面更有经验,能够让子女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少走弯路”。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