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今年梅城将建2个公共停车场!网友:不够啊

南方+ 2017-01-12 09:01

今天,谈谈停车难的问题。老梅城人可能不会想到从某一天开始,梅城也像一线城市一样面临交通拥堵、行车难的问题。

梅城机动车激增,不少道路在高峰时出现拥堵,严重时道路简直成了停车场。(林翔 摄)

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60多万辆,连续两年净增长机动车1.2万多辆,汽车保有量则达到26万辆。梅州的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大,车辆激增正拷问着梅州城区的交通承载能力,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现象在梅城开始日益突出。停车为何如此难?

停车位难求,不少人用工具占用公共停车位。(李盛华 摄)

为有效缓解“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梅州中心城区至2020年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13处,全面建成后可新增5400个公共停车泊位。其中就包括百花洲停车场、江南汽车站停车场、万达广场停车场、行政服务中心停车场等。  

【访谈嘉宾】  

江汉奇 梅州市人大代表,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内科主任  

杨立成 政协第七届梅州市委员,梅州市爱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缺牙耙 梅州日报网友 

倾德仁 梅州日报网友 车行天下版主

0000

【话题访谈】

在客都汇兜了三圈一个车位都没有  

现在在梅城停车有多难?网友缺牙耙说,他曾在客都汇附近连续兜了三圈,未能找到一个车位。最后只能求助住在附近的朋友,将小车停在小区内。而在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停车问题更为显著,网友缺牙耙陪同家人前往医院就医,因无车位,将车停在了离医院一公里以外的地方,让着急看诊的市民又增烦恼。网友倾德仁也在梅城遇到过停车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区内,车位设置不够,导致小车无车位可停,纷纷停在小区花园或街边停车位上,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为什么梅城停车这么难?公共停车场少;目前在建的停车场进度缓慢,机动车数量剧增与停车设施建设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政协第七届梅州市委员杨立成常年在深圳等发达城市居住,节假日回到家乡梅州,也愈发感受到梅城停车难的矛盾。他认为,要解决梅城停车难的问题,建设公共停车场是必然发展的方向。在交通密集处建设停车场,或许能缓解梅城交通拥堵的问题。集中管理也应当成为未来梅城停车场的主要管理办法。  

梅城今年要建两个公共停车场

在昨日上午召开的梅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方利旭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共建立体智能停车场,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而在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中,第六件民生实事: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中提到了,要在城区动工建设2个公共停车场。

图示中,东校场停车场(属于足球文化公园片区提升工程内容之一)将于年内动工,宝盈大厦停车场(规建160个泊位)、图示中已标出的剑英公园停车场,目前正在紧张施工。

▲至2030年,梅州城区规划公共停车场96处,其中江南38处,江北35处,梅县区新城23处,共15017个停车位。

杨立成认为智能型停车场的建设,对于梅州来说,是一大利好。目前不少国家与城市都在探索智能型停车模式,在交通问题日益显著的今天,智能型停车不仅能缓解梅城停车难问题,还能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一举两得。而在管理方面,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进行管理,重视探索智能管理模式进行集中化管理,能减少因停车位紧张造成的矛盾。  

收费问题咋解决?  

梅州作为旅游休闲城市,近年来外地自驾游客增多。网友倾德仁提到,在节假日期间,梅城外来车辆增多,外地车主不熟悉梅州路况,要想找停车位并不容易。在公共停车场建成之后,若能在道路标出明显标示,也能减少乱停车的现象。杨立成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借鉴其他发达城市的做法,设置智能型标识牌,提示车主停车场方位,并提供空余车位信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拥堵的现象。 

停车场建成后势必面临收费问题,如何收费?收费标准谁人定?是市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大代表江汉奇坦言,作为医生,看到病人前来就医时,因车位问题延误就医时间是得不偿失的。目前在第一中医医院内有明确的就诊病人停车场,并免费开放。如若在梅城建成公共停车场,在敲定收费方案时,应当听取多方意见,结合梅州各城区具体情况,形成合理收费模式。梅州日报的网友们也纷纷赞同,认为收费方式应该公开透明,有不同的收费模式供市民参考选择,更能体现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初衷。

【来源】梅州日报

编辑 马吉池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