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一个有温度的音乐梦

南方人物周刊  2017-01-11 18:01

一缕淡墨般的清音从山中传来,自然而干脆,如同一束金光洒落大都市。16个傈僳族娃娃带着傈僳族的歌声飞跃大山,他们即将来到梦想中的大舞台。繁华大都市,霓虹之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有点腼腆有点彷徨,但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光。

“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

循着歌声,来到云南腾冲滇滩镇。这里的一所希望小学终日洋溢着歌声,唱歌的是一群傈僳娃娃。

2016年11月,云南地区已经入冬,然而小小的校园里却迎来了春日一般的暖阳。温暖得万物似乎都有复苏的迹象。

11月6日,太平洋保险 “责任照亮未来”志愿者来到希望小学,帮助这里的孩子组建“梦想”合唱团队,并筹划带领合唱团参与2017年上海 “乐行天下”的新年音乐会。

“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啊?”

志愿老师被孩子问住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藏在自己小小世界里的梦想。

“我想去大城市!”

“我想站在大舞台上唱歌!”

“我想把我们傈僳族的歌声带到全世界!”

傈僳族天生能歌善舞,生于山,长于山的傈僳娃娃深深爱着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大山。天生的好嗓音让他们把对家乡的热爱幻化成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丛山作幕,操场为台,清新干脆的歌声响遍大山。虽未解歌词中的涵义,但是顺着这些音符能感受到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有温度的音乐梦。

孩子们在这里大山的环抱里尽情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站在显眼的舞台上

提这个问题的孩子叫马新青(化名),她的梦想是“把傈僳族的歌声唱给全世界听,那样她的爸爸也能听到。”

初见马新青,一群孩子团团围住正在唱歌的她。闪亮的大眼睛,梳着干练的马尾辫,马新青在人群的辨识度很高。她是五年级最活泼的孩子,她的歌声总是洋溢在校园的每一角落,但是却无法传到她父亲耳朵里。

新青一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家,脑海里父亲的样貌早已模糊。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孩子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除了上学就是留在家里帮母亲分担家务和农活。

搬柴,架大锅,淘米,煮饭,每一个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夜里,新青拿起竹筒对着火炉吹,火光让屋子亮了些,伴着木柴烧旺发出“霹雳啪啦”的响声,小青哼起了歌,悠扬的歌声从窗户传出屋外,传进大山,久久没有回音。

“爸爸会不会听到我的歌声呢?”

十多岁的孩子当然知道声音不可能传到山外,但她仍然期待着。

有人告诉她“如果找不到一个人,那就站在最显眼的位置让他找到。”

“如果我在世界上最显眼的地方唱歌,那是不是爸爸就能听到呢?”梦想的种子深深埋入孩子的心田。

屋外的黑夜,漫长无边,歌声逐渐被夜色吞没,梦想和现实有一段看似无法跨越的距离。

回旋在山间的歌声终于没有传到山外,也没有传到爸爸耳朵里。但马新青仍然小心呵护着梦想。

她期待有一日,梦想会实现。

复苏

这个一切都好像要复苏的冬日里,余真真(化名)终于拿到了户口(余真真出生在缅甸,回国以后一直在申请办理户口),她高兴地唱起歌来。余真真的声音很好听,她希望有一日能有大城市的舞台上展示她的歌声。摸着户口本上自己的名字,心理踏实了许多。

有了户口,她就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了,或许还能到山外的大城市。

令她意外的是,这个机会很快来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马新荣(化名),这个五年级班上最安静的男生。因为他将可以免费学习音乐。

人前的马新荣话很少,一周话最多的时候就是周日,走一小时山路到亲戚家和爸爸视频通话的时候。

几年前,父亲意外受伤,落下终身残疾,家里欠了大笔外债。为了还债父亲到福建打工,两三年回家一次。这些年新荣看到父亲几乎都是在亲戚家小小的智能手机屏幕里。

马新荣喜欢唱歌,很想学习声乐知识,但懂事的孩子从不告诉父亲这些,因为他知道家里的经济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他常常一个人躲在屋里自娱自乐,但不敢在人前表演。有时候,他也会唱给电话里头的父亲听,但往往一两句后就挂断,因为长途电话费贵。

这个周一的早晨,马新荣起得很早,小跑去学校,比往常提前了半个小时。

操场上也早已聚满了孩子。大家团团围住操场上正在唱歌的马新青。马新荣也挤进人群中。马新青边唱边挥舞着双手,假装在指挥,实际上她并不会指挥,也不懂任何的声乐知识。“这些都是电视上看来的。”

但是今日将有来自上海的专业音乐老师教他们声乐知识。

从腹部发声学起,声乐知识对孩子们来说陌生而有趣。一次次重复地训练,孩子们乐此不疲。

每当想到他们的歌声越过大山,传入大城市,传到梦想中的大舞台,孩子们就练习得更加起劲。

尤其是马新青。因为她知道她将离梦想将更近一些。

接连的训练,马新青的嗓子沙哑了,她咽了咽口水继续练习发声。老师心疼孩子,让新青休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新青鼓鼓嘴巴,边跟着大家做口型,边用手打着节拍。

短短七日里,每个孩子都悉心浇灌心中的梦想。

初冬时节,孩子们的音乐梦复苏了。

《从月亮走向太阳》

表演课上,马新荣犹豫了半秒,站了起来。他有些哆嗦,但还是缓缓走上讲台,看了看身旁的电子琴和老师。当灵动的音符从黑白的琴键上跳入马新荣的耳朵里时,嘹亮的歌声随之而起。

这是马新荣第一次主动站在众人面前表演。演唱的是一首傈僳族歌曲《从月亮走向太阳》,“我们从远古走来/我们是三江的儿女/我们跟着月亮我们追随着太阳……”

天生的好嗓音,附在每一个音符上的自信,一首歌下来,掌声久久不绝。

2012年,带着让傈僳民族的时代之音成为永恒的梦想,一首《从月亮走向太阳》在大山里诞生。2017年,16个傈僳娃娃将带着这首傈僳歌曲站上上海“乐行天下”的新年音乐会舞台。

上刀山的民族

走向太阳

携手奔向美好的明天

下火海的儿女

跨越彩虹

携手奔向美好的明天

大山的歌声宛转悠扬,歌词诉说着傈僳族悲壮的历史,傈僳娃娃传唱着民族的未来。

“我想把傈僳族的歌唱给全世界听!”孩子们的梦想看似仍然很遥远,就像从月亮走向太阳。但是一步一步,傈僳娃娃们将离梦想更近。

文|何钻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