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坪山区分别召开一届一次党代会

南方日报 2017-01-11 10:06

1月7日,深圳龙华区、坪山区正式揭牌成立,双双由新区升格为行政区。10日,两区分别召开一届一次党代会,为未来五年发展描绘蓝图。

记者获悉,龙华区未来五年将力争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并依托高铁枢纽和深圳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以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为标杆,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高水平建设深圳北部都市核心区。坪山区未来五年将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努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初步成为深圳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区和特区发展的重要一极。

龙华:力争5年内GDP破3000亿

龙华区委筹备组组长余新国在该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上作大会报告。

据了解,未来五年,龙华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性中轴新城,构建“四区”。

其一,北部都市核心区。依托高铁枢纽和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以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为标杆,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高水平建设深圳北部都市核心区。国家级高铁枢纽作用充分发挥,高铁经济加快发展,成为深圳的重要门户。到2021年,力争本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其二,产业创新主力区。高举科技和产业创新大旗,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石、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1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成为深圳产业创新的主力军。

其三,现代宜居生态区。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厚植人文优势,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全面提升。到2021年,现代化城区的发展格局初步确立,建成一批代表现代都市形象的城市地标;轨道交通成为居民主要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山水相融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公园总数超过160座,绿化覆盖率超过43%;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人均文体设施面积翻番,现代宜居生态城区的魅力不断彰显。

其四,民生幸福活力区。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发展指标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促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龙华”,群众住房“基本需求有保障、中端需求有支持、高端需求有市场”,城区活力充分释放,群众获得感和归属感持续增强。到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坪山:力争5年内GDP翻番

坪山区委筹备组组长吕玉印在该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上作大会报告,表示未来五年,坪山区将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初步成为深圳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区和特区发展的重要一极。

为此,坪山区提出了打造“五区”的目标:努力成为后发优势明显的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区,集群优势凸显的新兴产业核心区,功能复合的东部商务集聚区,“西联东进”的交通门户区,以及民生幸福的生态文明先进区。

记者了解到,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区建立。7年来,坪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是建区之初的2.2倍。2016年,深圳实施东进战略,坪山被定为“东部中心”,而随着今年一月行政区的挂牌成立,坪山发展更是迎来了新机遇。

在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中有所担当,坪山区将瞄准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和特区发展第三极的战略定位,打破“郊区”思维定式,强化中心城区的自主发展意识,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把“东部中心”思维贯穿于坪山各项工作全过程,构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一体发展、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吕玉印说,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坪山区要以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建设为主引擎,全面提升科技产业创新能力,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高新区牵引带动全区创新发展,让创新成为坪山新时期最鲜明的标志。

在产业上,坪山区将做大做强三大优势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主力军。吕玉印说,产业是坪山发展之基,要充分利用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基地和省级智能制造基地三块金字招牌,整合全产业链资源,铸造东部产业“脊梁”。

【撰文】 吴永奎 刘婷婷



编辑 文海燕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