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今日开幕,会期4天。会议刚刚开始,委员参政建言热度已经点燃。
记者10日查阅提案系统发现,委员提交的预提案已经超过300件,今年是“城市质量提升年”,提案中聚焦深圳经济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管理质量等议题,全面建言深圳质量提升。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图为10日政协委员在会场报到领取材料。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深圳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多位科创界的委员建言直击“强创新”“补短板”。深圳市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志列建议,深圳在全力打造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总部基地等总部经济集群中,要注重引入在深圳本土成长发展起来的高科技行业龙头企业,并助推其产生产业链高端功能的集聚效应。
土地资源限制是深圳创新短板,深圳创投大咖厉伟则联合四位委员给深圳用地“支招”,建议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土地供应上进行创新,对一些创新风险较高、实力相对较弱、仍然处于上升爬坡期的企业采取先租后买的供地方式。
深圳市政协有不少“80后”“90后”委员,他们的提案关注青年阶层,同时也颇为切合实际。“深圳已经从当年的‘科技荒漠’成长为生机勃勃的‘创新绿洲’。”鸿荣源集团总裁、壹方置业董事长赖俊霖说。作为港澳委员,他关注到深港合作中的青年交流,建议邀请香港和深圳“大V”考察深圳前海等地,体验创新精神、创业氛围和科技产业走势。
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认为深圳赴港“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后,深圳产业人士赴港受到很大限制,建议增设产业签注类型,实现“一签多行”。